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区块链对“产业互联网”的价值

102次阅读

共计 465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区块链算基础科学嘛?看很多答主提到了区块链,但蜻蜓点水一下带过。我今年六月份全职加入一个公有链项目,感受到这个领域的巨大争议性和隔阂。有所体悟,在此抛砖引玉。
我之前是条金融狗,上船后就自然开始为项目融资,突然环境急转直下,币圈凉了。投资人的逼问开始变本加厉。好笑的是他们不太追问我们的技术怎么样,大概因为我们是中国技术最强的团队,也没啥好问的。而一直抓着死死不放的问题是区块链到底有什么用。(注意我说的区块链专指公有链,联盟链是区块链在传播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的妥协而产生的一个伪概念分支,容我后表。)
区块链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是个正派的人,如果没法给我家人朋友解释我到底是干什么的,面对目前“割韭菜”“传销币”的社会压力,我是辗转难眠的。在这些睡不着的日子里,我苦苦思索,慢慢开始有些头绪,有两点供大家指正。我先提出观点,然后再就每个观点分别讨论:
1、普通个人或小企业主的提取自身的商誉,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中间成本,并在和商业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减少交易成本。
2、调解不和谐的生产关系,重新激发人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提高效率。
就第一个观点,很多读者朋友会问,弱弱的老百姓也配谈商誉? 在这个社会里,这是大公司拥有品牌,头部明星或 KOL 有大量的粉丝,才专有的特权吧?这跟区块链又有啥关系?
我用类比的方法试着回答一下。超过一半的中国人装有支付宝,支付宝最早是用来支持在淘宝上做支付的,现在使用范围已经在生活中无孔不入了。大家不停地用支付宝完成交易,历史纪录不断积累,开始形成了芝麻信用,分数高了有不少好处。在小猪短租租房不用交押金。使用哈罗单车,青桔单车,不用交押金。假设你从来没有用过 Mobike 单车,拥有芝麻信用的你,面前摆着需要交 299 押金的 Mobike 和不用押金的哈罗单车,你选谁?芝麻信用让我这样的岌岌无名之辈也可以提取自己的商誉,并降低和各种商业模式互动的交易成本。
区块链和支付宝有什么关系呢?区块链的原生用户天然就拥有一对公钥和私钥,也就是银行卡号和密码,在上面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支付转账,形成一系列带有时间戳的历史交易记录。下一步,是不是该形成点什么呢?慢着,好像缺了点什么?是,缺少了这对公钥和私钥和其持有者的法律主体身份信息的映射。一旦有了映射,这对公钥和私钥就有了灵魂,开始稳固这串地址背后拥有者的信用, 而这种信用建立在一个无需准入许可的分布式系统的共识之上。在我对未来的憧憬中,私钥签名不应受限于数字货币的转账支付,而是可以用来做任何公有链上分布式应用的电子签名,而一旦完成了法律主体身份信息的映射,并得到了共识信用的巩固,那么这样的签名就具备了法律效应,就像使用支付宝账户和芝麻信用和哈罗单车签约一样。
在公有链上形成了共识信用巩固的区块链 ID,有什么应用场景呢?我说一个我和某投资经理 A 对话的情形:
(对话开始)
我:在北京买一套二手房,中介费大概是多少?
A: 行业平均 2% 吧,按 500 万到 1000 万算,也就是 10 万到 20 万不等吧。
我:你觉得这个费用合理嘛?中介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值这么多钱?
A: 问题是房源信息都在中介手里啊。自己找房东也觉得不放心啊,毕竟人生也就一两次这样的交易,中介有保障啊。
我: 那么中介提供了什么价值?
A:信息撮合,信用担保。
我:好,开始摸到了问题的核心。请问这么多年该领域的垂直互联网为什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搜房,爱屋及乌,我爱我家,58,诸葛找房,创业项目层出不穷?
A:因为网上的房源信息都是假的啊,还是得回归线下。
我:为什么网上的房源信息是假的,谁发上去的?
A:…
我:是线下的房产中介,每次你找到中介小哥哥或小姐姐的时候,他都会告诉你,不好意思,你看上的那套刚好被卖或租了,我这还有几套,你要不看看?
我:为什么垂直互联网逃脱不了线下房产中介发布虚假信息的怪圈呢,因为注册一个 ID 发布虚假信息的成本太低了,一个手机号,一张身份证, 这在黑产里可以批量生产,而这些平台也不可能把 KYC(Konw Your Customer)的过程做得太复杂,否则就是自绝于用户。
我:假设现在有一个该领域的创业者做了一个新互联网平台,依然是登记房源买卖信息,但要求有跨过一定门槛的区块链 ID 的用户发布的房源或求购信息,这个门槛可以是一串带有时间戳的历史交易记录,一串带有时间戳的智能合约的签名(不用 KYC,对区块链 Scan 网站的历史记录进行行为分析即可)。而伪造一个区块链 ID 的成本就大幅提升了。这时互联网创业者就可以仅用少量的服务人员去协助线下的交易流程,而把中介费用还给真实的买家和卖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从而真正意义上颠覆现有的线下房产中介。
(对话结束)

这个讨论就是我所理想的应用场景,降低普通人之间的交易成本。特别是如此高昂的中间成本。
而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中间/中介成本/定价空间,还普遍存在于 ToC 的商业模式中,二手车,P2P 信贷,保险等不一而足。
那么问题回来了,支付宝和公有链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形而上的说,支付宝脱胎于中心化的应用淘宝,它的底层哲学是中心化的,不可能和公链项目的技术开源和商业开放相提并论的,我所说的小猪短租,共享单车,都是阿里巴巴的参与投资的企业,属于阿里体系生态,需要通过投资来绑定利益。在强大的网络效应下,相比于自愿加入公链生态去维护更稳固的共识,通过投资这么沉重的利益绑定方式发展,一定会逐渐落后的。前段时间顺丰和阿里的数据之争就是中心化哲学的矛盾体现,更不用谈阿里巴巴和腾讯,和京东等其它互联网中心化实体去打通数据,最终个人的数据将或支离破碎,或被中心化的寡头所垄断瓜分,普通个人无法最高大化的提取商誉。其次,支付宝的后门永远存在,数据在阿里爸爸的服务器里,当没有竞争对手的那一天来临时,就是他手起刀落收割之时。这和由分布式共识巩固的信用,并将这份信用的使用归还予信用的产生者是完全不同的。
(这部分内容特别感谢险峰华兴的 Baron,和他的对话给了我很多启发。)
再多提一句联盟链为什么是较为勉强的伪分支呢,因为联盟链的共识结点是准入机制的,区块链本来就在解决信用问题,准入本身就是对信用的一种认可,那么区块链还解决什么问题呢。其次,联盟链是有限节点的,那必然是一个 B2B 之间的业务。如前文所说,在这个商业社会中,大 B 的商誉提取程度已经非常之高了,B 和 B 之间的博弈是相对充分的,不存在谁过分压榨谁,信任问题就没那么严重了。这也是为什么某联盟链公司融资十几亿,一年业务也就 1000 万,交付不到一半,多数还是政府政绩工程。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观点:调解不和谐的生产关系,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开玩笑吧,比特币每年烧那么多电,释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你给我算算?
我记得年初时徐小平老师在他的企业家群里高呼区块链技术改变生产关系,每个企业家都应当积极学习和拥抱,否则被淘汰云云… 还不让外传,还悬赏 BTC 找泄密者。被大家嗤之以鼻,只当是炒作。当时在我看来也觉得他是放屁。现在也觉得他好像也有点道理,我来试着解读一下这个东西。
在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大趋势下,每个生产环节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但每个环节生产要素的定价权却被掌握在中间人的手中(管理者,协调者,组织者,中介者),因为他们的议价能力过高,作恶成本太低,导致了不和谐的生产关系,进而可能致使生产效率降低。
其实不和谐的生产关系普遍存在于很多行业之中,就互联网媒体领域来说,矛盾已经非常严重。今日头条和内容提供方的利益分配矛盾,趣头条对用户的疯狂补贴也是一种尝试。整个媒体行业在内容聚合平台下,流量为王广告商业大行其道,内容泛娱乐化或奶嘴化。这些看似不合理的地方,都隐藏着巨大的商机。如何调解好内容聚合平台,内容提供方,用户之间的生产关系,已经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在抢占先机了。请看这条新闻:原快播 CEO 王欣今年 3 月成立的云歌智能公司,发布了一块区块链视频应用 Xinplayer。据官方介绍,Xinplayer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视频文件分发系统,用区块链技术将视频发布方进行视频分发以及传播推广获得收益,实现边看视频边赚钱,用户购买影片观看的钱也直接进入视频发布方钱包,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目前 Xinplayer 正处于研发之中。(那些欠王欣的骚年们记得到时去支持下。)

不知道大家看懂了吗?王欣真正地理解了区块链的核心:区块链是用来承载更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不是用来发币的,不是把你的会员积分体系换成 Token 体系,然后发币融资再割一波韭菜就跑路的。具体在区块链里怎么理解呢?在公链上生成一个智能合约,约定好分配机制和开放的签约方,视频分发平台作为最重要的签约方,以及无数的视频发布者,付费用户通过私钥签名智能合约付费观看视频。当合约的外部条件达成之后,用户支付的数字货币在智能合约的约束下自动分配数字货币给平台和内容提供方。整个过程如此丝滑,没有用户打钱给平台银行账户,也没有平台从自家的银行账户打钱给内容提供方的过程,分配机制也是透明公开的。而公有链在这个过程中,承载了合约条件的执行,资金流转的分配执行和记录留存,公有链不是一个 ICO 融资或炒币割韭菜的工具,而是公开公正不可篡改又可加密地去记录商业世界的商业数据和资金流转的开放信息公示平台,是类似于云服务一样的存在,其实是一个成本中心,仅是未来完整商业中可结合的一个技术环节。
其实人类的商业活动都是建立在合同的规则之上,而合同就是由文字描述或约定的条件和数字金额的算术所组成的,如果能把人类的商业合同搬到公有链上的智能合约中,当约定的外部条件达成时,支付将自动完成,这该是多美好的事情。那么就不会有投资人跟我们签了协议却不打款的情况。无数的销售只需要完成销售,再也不用催收应收账款。两个对冲基金之间的对赌衍生品协议,再也不需要 Clearing House 或 Investment Banking 做中间机构。商业之间的沟通成本无限下降的时候,这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又能提高几个量级。
慢着说了这么多,你吹的牛逼咋都没出现呢?
首先,公有链的技术在一个瓶颈期,以太坊的一笔交易费用需要一美金,跑一次智能合约的成本要几美金,每秒钟处理的 TPS 只有十几次。以及市面上的公有链都或多或少地牺牲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基本要素。
其次,就算技术的瓶颈都突破了以后呢?根据我上面所讨论的案例,你至少在公有链上还需要三个基础设施:
1) 一个数字钱包(即一对公钥和私钥)和法律主体身份信息的映射。
2) 一个当前社会广泛使用货币的数字化 (如人民币稳定币),并能被写入智能合约。
3)一个可以从传统商业社会采信数据的 Oracle。当这些都具备了的时候,你就可以在智能合约中基于传统商业数据对拥有法律主体的签约方,用数字货币进行符合程序的生产成果分配。
应用场景在哪里?哪里有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高昂的中间成本?哪里有因中心化的垄断,造成了严重的生产关系不对等?那么区块链技术就是下一个十年创业者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技术工具。而没有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区块链应用,都是伪命题。
其实文首的两个观点还是一个,因为当每个人都可以用公有链去提取自己的商誉时,他就可以用它来进行谈判,降低交易成本,并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生产关系。
如果大家觉得我写得有道理,就请点个赞。如果觉得心潮澎湃,想需求合作,请记住我们是 Conflux,中国最顶尖的公有链技术团队。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Conflux 中文社区 (Conflux-Chain)
添加微信群管理员 Confluxgroup 回复“加群”加入 Conflux 官方交流群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