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金融云的效率优先与生态开放

33次阅读

共计 132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人 - 手机 - 云端
刷手机进地铁站,用手机购物,点手机叫外卖,靠手机应用租房 / 搬家……
现代人与手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人们通过手机应用连接后端服务,后端服务依照手机发送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定制化 / 标准化服务。
随着云服务的日渐成熟,这些与人们工作生活紧密相关的各项服务也逐渐走上了云端,人 - 手机 - 云端的连接关系就此建立。
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现代人的云,随影而行,而连接着人与云的,除了手机,还有金融。金融是连接现代人一切生活场景服务的必备环节。

金融云考虑效率优先
金融活动的一个典型表现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这提升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不过,并非所有的金融活动都是如此。
陈宇在他著的《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一书中提到:“……美国银行业的跨州和跨行支付都需要 3 到 5 个工作日,而且手续极为繁琐;日本的银行业下午 3 点就关门,而且还需要支付极高的账户管理费。从很多层面来看,我们的银行业相对而言,效率更优。这背后,并非是美国的技术不如中国,而是从现实的需求来看,相对安逸稳定生活状态的国家,对效率是不敏感的,并不是很在乎这个效率的提升。”
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效率一直在按快进键。
金融云出现以后,金融服务要能随时随地地提供服务,网上支付转账要能实时到账,夜宵外卖能即时下单,网上购物还能限时送达……
金融云的部署,必须考虑效率优先,这是用户的客观需求,也是银行持续改进自身服务质量的目标。这一点,国内银行已经做得相当到位,网友们不必总是吐槽他们。
金融云考虑生态开放
生态闭环是业内大佬们经常提及的概念。在金融云领域,形成闭环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将自身建成生态体系,完成闭环交易和相关服务的输出;另一类是和其他机构联合构建生态体系,形成生态闭环。
现在银行业普遍的做法是和其他机构合作,以开放银行的身份来构建金融生态服务。银行将外部服务吸纳进体系后,形成闭环,而为了让生态体系保持健康,他们还会在开放体系中将“害群之马”踢出,再引入良驹。
但不管是哪种生态,都需要有一个完备的再生循环机制。
那么,什么样的生态才算是完备呢?
除了大数据的获取 / 分析、脱敏利用、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售后服务等,在外围还有更大的生态服务体系,那就是在整个社会资源整合体系下形成的场景搭建、整合营销等。
让各个独立的金融云连接成片,形成更庞大的生态云,这才是金融云服务中最难做到的。毕竟,云与云之间的资源往往相对独立,不太愿意受他方支配,资源调配起来,难度极大。
目前来看,各大云服务机构在构建金融云服务时,都会强调自己的生态建设,更有甚者会将自身的一些既有的平台资源进行更广更深度地整合,向客户推出金融、场景搭建、数据资源、整合营销等一揽子方案。
这样,银行只需要提供一个金融服务的出口就可以让自己置身于云端的任何一处。
另一方面,银行也在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金融云服务生态,在开放 API 的基础上,保证自己的金融输出核心,将云端资源不断扩大,让自己的金融服务变得“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生态能力也不断壮大。
不管是哪种方式,它都会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金融市场上,每个客户的头上形成一朵如影随形的云,客户想要“风霜雨露”还是“晴天万里”,都可以得到即时的满足。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