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Java内存运行时数据区域介绍

43次阅读

共计 325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运行时数据区域

1、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它可以看作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在虚拟机概念模型里(它仅是概念模型,各种虚拟机可能会通过一些高效的方式去实现),字节码解释器工作时就是通过改变这个计数器的值来选取下一条需要执行的字节码指令,分支、循环、跳转、异常处理、线程恢复等基础功能都需要依赖这个计数器来完成。
由于 Java 虚拟机的多线程是通过线程轮流切换并分配处理器执行时间的方式来实现的,在任何一个确定的时刻,一个处理器都只会执行一条线程的指令。因此,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各条线程之间计数器互不影响,独立存储,我们称这类内存区域为“线程私有”的内存。

如果线程正在执行的是一个 Java 方法,这个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 Native 方法,这个计数器值则为空(Undefined). 此内存区域是唯一一个在 Java 虚拟机规范中没有规定任务 OutOfMenoryError 情况的区域。

2、Java 虚拟机栈

与程序计数器一样,Java 虚拟机栈也是线程私有的,它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虚拟机栈描述的是 Java 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在执行的同时都会创建一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从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中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经常人有把 Java 内存区分为堆内存和栈内存,这种分法比较粗糙,Java 内存区域的划分实际上远比这复杂。这种划分方式的流行只能说明大多数程序员最关注的、与对象内存分配关系最密切的内存区域是这两块。其中所指的堆就是现在讲的虚拟机栈,或者说是虚拟机中局部变量表。

局部变量表存放了编译期可知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boolean,byte,char,short,int,float,long,double)、对象引用(reference 类型,它不等同于对象本身,可能是一个指向对象起始地址的引用指针,也可能是指向一个代表对象的句柄或其他与此对象相关的位置)和 returnAddress 类型(指向了一条字节码指定的地址),其中 64 位长度的 long 和 double 类型的数据会占用 2 个局部变量空间,其余的数据类型只占用 1 个,局部变量表所需的内存空间在编译期间完成分配,当进入一个方法时,这个方法需要在帧中分配多个局部变量空间是完全确定的,在方法运行期间不会改变局部变量表的大小。

在 Java 虚拟机规范中,对这个区域规定了两种异常状况:如果线程讲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深度,将抛出 StackOverflowError 异常;如果虚拟机栈可以动态扩展(当前大部分的 Java 虚拟机都可以动态扩展,只不过 Java 虚拟机规范中也允许固定长度的虚拟机栈),如果扩展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就会抛出 OutOfMenoryError 异常。

3、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与虚拟机栈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相似的,它们之间的区别不过是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 Java 方法服务,而本地方法栈则为虚拟机使用到 Native 方法服务。在虚拟机规范中对本地方法栈中方法使用的语言、使用方式与数据结构并没有强制规定,因此具体的虚拟机可以自由实现它。有的虚拟机直接就把本地方法栈和虚拟机栈合二为一。与虚拟机栈一样,本地方法区域也会抛出 StackOverflowError 和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4、Java 堆 

Java 堆是 Java 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Java 堆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这一点在 Java 虚拟机规范中的描述是:所有的对象实例以及数组都要在堆上分配,但是随着 JIT 编译器的发展与逃逸分析技术逐渐成熟,栈上分配、标题替换优化技术将会导致一些微妙的变化发生,所有的对象都分配在堆上渐渐变得不是那么绝对了。

Java 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因此很多时候也被称为“GC 堆”。从内存回收的角度来看,由于现在收集器基本都采用分代收集算法,所以 Java 堆中还可以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

再细致一点的有 Eden 空间、From Survivor 空间、To Survivor 空间等。从内存分配的角度来看,线程共享的 Java 堆中可能划分出多个线程私有的分配缓冲区(TLAB). 不过无论如何划分,都与存放内容无关,无论哪个区域,存储的都扔然是对象实例,进一步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回收内存,或者更快地分配内存。

根据 Java 虚拟机规范的规定,Java 堆可以处于物理上不连续的内存空间中,只要逻辑上是连续的即可,就像我们的磁盘空间一样。在实现时,既可以实现固定大小的,也可以是可扩展的,不过当前主流的虚拟机都是按照可扩展来实现的,如果在堆中没有内存完成实例分配,并且堆也无法再扩展时,将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5、方法区

方法区与 Java 堆一样,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虽然 Java 虚拟机规范把方法区描述为堆的一个逻辑部分,但是它却有一个别名叫做 Non-Heap(非堆),目的应该是与 Java 堆区分开来。

很多人把方法区称为“永久代”,本质上两者并不等价,仅仅是因为 HotSpot 虚拟机的设计团队选择把 GCc 分代收集扩展至方法区,或者说使用永久代来实现方法区而已,这样 HotSpot 的垃圾收集器就可以像管理 Java 堆一样管理这部分内存,能够省去专门为方法区编写内存管理代码的工作,对于其他虚拟机来说是不存在永久代的概念。

原则上,如何实现方法区属于虚拟机实现细节,不受虚拟机规范约束,但使用永久代来实现方法区,现在看来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样更容易遇到内存溢出问题。
在 JDK1.7 版本中,已经把原来放在永久代的字符串常量池移出。根据 Java 虚拟机规范的规定,当方法区无法满足内存分配需求时,将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6、运行时常量池 

 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Classic 文件中除了有类的版本、字段、方法、接口等描述信息外,还有一项信息是常量池,用于存放编译期生成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这部分内容将在类加载后进入方法区的运行时常量池中存放。

Java 虚拟机对 Class 文件每一部分的格式都有严格规定,每一个字节用于存储哪种数据都必须符合规范上的要求才会被虚拟机认可、装载和执行,但对于运行时常量池,Java 虚拟机规范没有做任何细节的要求,不同的提供商实现的虚拟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要实现这个内存区域。不过,一般来说,除了保存 Class 文件中描述的符号引用外,还会把翻译出来的直接引用也存储在运行时常量池中。

运行时常量池相对于 Class 文件常量池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具备动态性,Java 语言并不要求常量一定只有编译期才能产生,也就是并非预置入 Class 文件中常量池的内容才能进入方法区运行时常量池,运行期间也可能将新的常量放入池中,这种特性被开发人员利用得比较多的便是 String 类的 intern() 方法。

既然运行时常量池是方法区的一部分,自然受到方法区内存的限制,当常量池无法再申请到内存时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7、直接内存

直接内存并不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一部分,也不是 Java 虚拟机规范中定义的内存区域。但是这部分内存也被频繁地使用,而且也可能导致 OutOfMenoryError 异常出现。

 在 JDK1.4 新加入了 NIO 类,引入了一种基于通道与缓冲区的 IO 方式,它可以使用 Native 函数库直接分配堆外内存,然后通过一个存储在 Java 堆中的 DirectByteBuffer 对象作为这块内存的引用进行操作。这样能在一些场景中显著提高性能,因为避免了在 Java 堆和 Native 堆中来回复制数据。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