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区

关于信息:伪随机码详解

本专栏蕴含信息论与编码的外围常识,按知识点组织,可作为教学或学习的参考。markdown 版本已归档至【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timerring/information-theory】或者公众号【AIShareLab】回复 信息论 获取。

伪随机码

伪随机序列的概念

伪随机序列该当具备相似随机序列的性质。在工程上罕用二元 {0,1} 序列来产生伪随机(噪声)码, 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 在随机序列的每一个周期内 0 和 1 呈现的次数近似相等。
  • 每一周期内, 长度为 $\boldsymbol{n}$ 的游程取值 ( 雷同码元的码元串 ) 呈现的次数比长度为 n+1 的游程次数多一倍。
  • 随机序列的自相干相似于白噪声自相干函数的性质。

对伪随机码定义可写为

(1)凡自相干函数具备

$$
\rho_{x}(j)=\{\begin{array}{l}
\sum_{i=1}^{n} \frac{x_{i}^{2}}{p}=1, \quad j=0 \\
\sum_{i=1}^{n} \frac{x_{i} x_{i+j}}{p}=-\frac{1}{p}, j \neq 0
\end{array}.
$$

模式的码, 称为伪随机码, 又称为广义伪随机码。

(2) 凡自相干函数具备

$$
\rho_{x}(j)=\{\begin{array}{ll}
\sum_{i=1}^{n} x_{i}^{2} / p=1 & j=0 \\
\sum_{i=1}^{n} x_{i} x_{i+j} / p=a<1 & j \neq 0
\end{array}.
$$

模式的码, 称为狭义伪随机码。广义伪随机码是狭义伪随机码的特例。

伪随机序列的产生

能够用移位奇存器作为伪随机码产生器, 图 1 是一个 4 级移位存放 器, 用它就可产生伪随机序列。图 1 中的反馈逻辑为

$$
a_{n}=a_{n-3} \oplus a_{n-4}
$$

当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是 $a_{n-4}=1$, $a_{n-3}=0$, $a_{n-2}=0$, $a_{n-1}=0$ , 通过一 个时钟节奏后, 各级状态自左向右移到下一级, 末级输入一位数, 与此同时模二加法器输入加到移位寄存器第一级, 从而造成移位 寄存器的新状态, 下一个时钟节奏到来又持续上述过程, 末级输入序列就是伪随机序列。在这种条件下, 产生的伪随机序列是

这是一个周期长度 p =15 的伪随机序列。

当上图的初始状态是 0 状态时, 即 $a_{n-4}=a_{n-3}=a_{n-2}=a_{n-1}=0$ 移存器的输 出是一个 0 序列。

4 级移存器共有 16 个状态, 除去一个 0 状态外, 还有 15 个状态。对于图 1 来说, 只有随机序列的周期达到最大值, 这时无论如何 扭转移存器的初始状态, 其输入只扭转序列的初相, 序列的排 序法则不会扭转。

但如果扭转图四级移存器的反馈逻辑, 其输入序列就会发生变化。

下图中的反馈逻辑是 $a_{n}=a_{n-2} \oplus a_{n-4}$ , 初始状态为 1111, 输入序列为 111100111100111…

反馈逻辑是 $a_{n}=a_{n-2} \oplus a_{n-4}$ , 时, 给定不同的初始状态 1111、0001、1011 , 能够失去三个齐全不同的输入序列 111100111100.., 000101000101..,101101101101。它们的周期别离是 6、6 和 3。

由此, 咱们能够得出以下几点论断:

(1)线性移位寄存器的输入序列是一个周期序列。

(2)当初始状态是 0 状态时, 线性移位寄存器的输入是一个 0 序列。

(3)级数雷同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的输入序列与寄存器的反馈逻辑无关。

(4)序列周期 $p^{<}<\mathbf{2}^{n}-1$ (n 级线性移位寄存器) 的同一个线性移存器的输 出还与起始状态无关。

(5)序列周期 $p^{n}=2^{n}-1$ 的线性移位寄存器, 扭转移位存放起初始状态 只扭转序列的起始相位, 而周期序列排序法则不变。

参考文献:

  1. Proakis, John G., et 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Vol. 2.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4.
  2. Proakis, John G., et al. SOLUTIONS MANU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Vol. 2.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4.
  3. 周炯槃. 通信原理(第 3 版)[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8.
  4. 樊昌信, 曹丽娜. 通信原理(第 7 版)[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