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智能:离谱用ChatGPT进行审稿

6次阅读

共计 85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离谱!用 ChatGPT 进行审稿!

关注微信公众号: DeepGoAI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AI 曾经跑到了学术会议的后盾,偷偷摸摸地开始“帮忙”审稿了!🤖

最近,一位传授的 LinkedIn 动静堪称是火了一把,他的论文被一个学术会议回绝了,而起因居然是……审稿人仿佛交给了 ChatGPT 全权处理!是的,那位审稿人可能在享受咖啡时,让 AI 来实现了“沉重”的工作。后果,这篇评论简直和 ChatGPT 的作文格调截然不同,连个标点符号的地位都没改!

这种“复制粘贴”的审稿形式,让人不禁想问:咱们的 AI 小助手是不是太无能了点?或者说,咱们是不是该给它们放个假,让它们也学会什么是“人类的触感”?
看来,在咱们观赏机器学习带来的便当的同时,兴许还得给它开个“道德与责任”的辅修课。毕竟,学术审稿这么庄重的事件,怎能让机器一言堂呢?

下次当你的论文被某个神秘的 AI 审稿人“青眼”时,别忘了,这可能只是一场由数字形成的梦幻泡影。唤醒审稿人类吧,让真正的思考回到学术的殿堂!

以下是内容原文:

这里大抵是说这位老师从一个学术会议收到的论文评审意见,评审后果是“强烈回绝”。这位传授认为这很蹩脚,但有时会产生(也比拟常见,狗头)。特地值得注意的是,这位传授 99.9% 确定这次评审齐全是由 ChatGPT 实现的。因为在收到拒稿意见时,这位传授将整篇论文文本复制粘贴到 ChatGPT 中,并申请对论文进行一段摘要,失去的摘要与评审意见中的“论文奉献”局部简直统一,只是在某些中央更换了一些单词。还有一些意见就是很含糊的润色语法之类的(然而这位传授是北美 native speaker…)。

这段评审意见过于含糊且很可能由语言模型生成。他曾经分割了会议组织者(明确示意组织者并无责任)并期待回复。这位传授揭示,这种状况正在学术界产生,很可能很快也会产生在你身上,倡议大家保持警惕。

吐槽链接在此:https://www.linkedin.com/posts/david-churchill-41171730_chatg…

关注微信公众号: DeepGoAI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