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端:react-fiber的实现逻辑

55次阅读

共计 113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前言

react 在 16 版本实现了 react fiber。
那么 react fiber 到底是什么呢?
官网的一句话解释是“React Fiber 是对外围算法的一次从新实现
对于使用者而言,不须要做什么额定操作来应用它。

react fiber 呈现的起因是什么?

在简单的 DOM 构造中,如果有大量的组件要被渲染,那么会造成页面响应特地慢的状况,比方页面响应提早几百毫秒,用户就可能感觉到卡顿
另一方面是做一些简单的动画的时候,动画的卡顿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优化 react 在扭转状态时的效率,react 官网用 fiber 的形式从新实现了外围逻辑。具体来说,就是 setState 的逻辑重写(useState 同理)。

具体来说有什么扭转呢?听我缓缓道来

1.virtual Dom 数据结构扭转

在 react16 以前,虚构树的存在模式、渲染形式都是树状的。什么是树状的呢?就是从根节点开始,递归嵌套地渲染根节点的子节点。


如图,先渲染第一层的节点,再渲染第二层的第一个节点、第二层第一个节点的子节点……
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一个 不可打断 的过程,只能等渲染完,能力去做别的事

react fiber 实现之后,是用一个单链表的模式去渲染的

如图
渲染的程序是
a1->b1->b2->c1->d1->d2->b3->c2
程序并没有扭转,然而形成结点之间互相分割的构造扭转了。
原来的构造,只是单纯的 父节点 -> 子节点 的关系
当初,变成了单纯的链式关系
从图中能够看出,a1 跟 b2 并没有间接的关系(除了 return,前面会说 return),a1 只是“告诉”b1 要进行渲染,由 b1“告诉”b2 进行渲染。
b2 及其子节点渲染完之后,再“告诉”a1:“我渲染完了”
等 b3 及其子节点也渲染完之后,a1 会变成“渲染实现”的状态,就实现了整棵树的渲染

2. 增加了 render 和 commit 阶段

fiber 的渲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render 阶段,确定哪些组件须要更新、如何更新。这个过程能够被打断
第二个阶段是 commit 阶段,确定怎么更新之后,做 DOM 的具体渲染更新。这个过程不能被打断,而且是同步渲染。

3. 增加“工夫分片”

工夫分片,艰深地说,就是将工作分成几种类型,具体为:
1. 立刻须要执行的工作
2. 用户无操作期间须要执行的工作
3. 失常工作
4. 低优先级工作
5. 浏览器闲暇时才执行的工作
依照优先级执行,如果插入了新的工作,那么也依照优先级从新排序
这个模块是用两个 es6 的新 API 实现的,别离是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window.requestIdleCallback。具体用法能够查 MDN

结语

以上就是 fiber 的实现逻辑,集体认为其逻辑次要扭转的是渲染的数据结构局部。当然其对于咱们应用 react 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