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区

关于linux运维:Linux常用命令

一、根本命令

1.1 关机和重启

关机

shutdown -h now        立即关机
shutdown -h 5        5 分钟后关机
poweroff            立即关机

重启

shutdown -r now        立即重启
shutdown -r 5        5 分钟后重启
reboot                立即重启

1.2 帮忙命令

–help 命令
shutdown –help:
ifconfig –help:查看网卡信息

man 命令(命令说明书)
man shutdown
留神:man shutdown 关上命令说明书之后,应用按键 q 退出

二、目录操作命令

2.1 目录切换 cd

命令:cd 目录

cd / 切换到根目录
cd /usr 切换到根目录下的 usr 目录
cd ../ 切换到上一级目录 或者 cd ..
cd ~ 切换到 home 目录
cd – 切换到上次访问的目录

2.2 目录查看 ls [-al]

命令:ls [-al]

ls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ls -a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包含暗藏的文件)
ls -l 或 ll 列表查看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列表查看,显示更多信息)
ls /dir 查看指定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 如:ls /usr

2.3 目录操作【增,删,改,查】

2.3.1 创立目录 【增】mkdir
命令:mkdir 目录

mkdir aaa 在当前目录下创立一个名为 aaa 的目录
mkdir /usr/aaa 在指定目录下创立一个名为 aaa 的目录

2.3.2 删除目录或文件【删】rm
命令:rm [-rf] 目录

删除文件:
rm 文件 删除当前目录下的文件
rm -f 文件 删除当前目录的的文件(不询问)

删除目录:
rm -r aaa 递归删除当前目录下的 aaa 目录
rm -rf aaa 递归删除当前目录下的 aaa 目录(不询问)

全副删除:
rm -rf * 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目录和文件全副删除
rm -rf /*【他杀命令!慎用!慎用!慎用!】将根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全副删除

留神:rm 不仅能够删除目录,也能够删除其余文件或压缩包,为了不便大家的记忆,无论删除任何目录或文件,都间接应用 rm -rf 目录 / 文件 / 压缩包

2.3.3 目录批改【改】mv 和 cp
一、重命名目录

命令:mv 当前目录  新目录
例如:mv aaa bbb    将目录 aaa 改为 bbb
留神:mv 的语法不仅能够对目录进行重命名而且也能够对各种文件,压缩包等进行    重命名的操作

二、剪切目录

命令:mv 目录名称 目录的新地位
示例:将 /usr/tmp 目录下的 aaa 目录剪切到 /usr 目录上面     mv /usr/tmp/aaa /usr
留神:mv 语法不仅能够对目录进行剪切操作,对文件和压缩包等都可执行剪切操作

三、拷贝目录

命令:cp -r 目录名称 目录拷贝的指标地位   - r 代表递归
示例:将 /usr/tmp 目录下的 aaa 目录复制到 /usr 目录上面     cp /usr/tmp/aaa  /usr
留神:cp 命令不仅能够拷贝目录还能够拷贝文件,压缩包等,拷贝文件和压缩包时不    用写 - r 递归

2.3.4 搜寻目录【查】find
命令:find 目录 参数 文件名称
示例:find /usr/tmp -name ‘a*’ 查找 /usr/tmp 目录下的所有以 a 结尾的目录或文件

三、文件操作命令

3.1 文件操作【增,删,改,查】

3.1.1 新建文件【增】touch
命令:touch 文件名
示例:在当前目录创立一个名为 aa.txt 的文件 touch aa.txt

3.1.2 删除文件【删】rm
命令:rm -rf 文件名

3.1.3 批改文件【改】vi 或 vim
【vi 编辑器的 3 种模式】

基本上 vi 能够分为三种状态,别离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性能辨别如下:

1) 命令行模式 command mode)

  管制屏幕光标的挪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查找,挪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 Insert mode 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命令行模式下的常用命令:【1】管制光标挪动:↑,↓,j【2】删除以后行:dd【3】查找:/ 字符【4】进入编辑模式:i o a【5】进入底行模式::
  

2) 编辑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 Insert mode 下,才能够做文字输出,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编辑模式下常用命令:【1】ESC 退出编辑模式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留或退出 vi,也能够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底行模式下常用命令:【1】退出编辑::q【2】强制退出::q!【3】保留并退出::wq

关上文件

命令:vi 文件名
示例:关上当前目录下的 aa.txt 文件 vi aa.txt 或者 vim aa.txt

留神:应用 vi 编辑器关上文件后,并不能编辑,因为此时处于命令模式,点击键盘 i /a/ o 进入编辑模式。

编辑文件

应用 vi 编辑器关上文件后点击按键:i,a 或者 o 即可进入编辑模式。

i: 在光标所在字符前开始插入
a: 在光标所在字符后开始插入
o: 在光标所在行的上面另起一新行插入

保留或者勾销编辑

保留文件:

第一步:ESC 进入命令行模式
第二步:: 进入底行模式
第三步:wq 保留并退出编辑

勾销编辑:

第一步:ESC 进入命令行模式
第二步:: 进入底行模式
第三步:q! 撤销本次批改并退出编辑

3.1.4 文件的查看【查】
文件的查看命令:cat/more/less/tail

cat:看最初一屏

示例:应用 cat 查看 /etc/sudo.conf 文件,只能显示最初一屏内容
cat sudo.conf

more:百分比显示

示例:应用 more 查看 /etc/sudo.conf 文件,能够显示百分比,回车能够向下一行,空格能够向下一页,q 能够退出查看
more sudo.conf

less:翻页查看

示例:应用 less 查看 /etc/sudo.conf 文件,能够应用键盘上的 PgUp 和 PgDn 向上 和向下翻页,q 完结查看
less sudo.conf

tail:指定行数或者动静查看

示例:应用 tail -10 查看 /etc/sudo.conf 文件的后 10 行,Ctrl+ C 完结
tail -10 sudo.conf

3.2 权限批改
rwx:r 代表可读,w 代表可写,x 代表该文件是一个可执行文件,如果 rwx 任意地位变为 - 则代表不可读或不可写或不可执行文件。

示例:给 aaa.txt 文件权限改为可执行文件权限,aaa.txt 文件的权限是 -rw——-

第一位:- 就代表是文件,d 代表是文件夹
第一段(3 位):代表拥有者的权限
第二段(3 位):代表拥有者所在的组,组员的权限
第三段(最初 3 位):代表的是其余用户的权限

命令:chmod +x aaa.txt
或者采纳 8421 法
命令:chmod 100 aaa.txt

四、压缩文件操作

4.1 打包和压缩

Windows 的压缩文件的扩展名 .zip/.rar
linux 中的打包文件:aa.tar
linux 中的压缩文件:bb.gz
linux 中打包并压缩的文件:.tar.gz

Linux 中的打包文件个别是以.tar 结尾的,压缩的命令个别是以.gz 结尾的。
而个别状况下打包和压缩是一起进行的,打包并压缩后的文件的后缀名个别.tar.gz。

命令:tar -zcvf 打包压缩后的文件名 要打包的文件
其中:z:调用 gzip 压缩命令进行压缩
c:打包文件
v:显示运行过程
f:指定文件名

示例:打包并压缩 /usr/tmp 下的所有文件 压缩后的压缩包指定名称为 xxx.tar
tar -zcvf ab.tar aa.txt bb.txt
或:tar -zcvf ab.tar *

4.2 解压

命令:tar [-zxvf] 压缩文件
其中:x:代表解压
示例:将 /usr/tmp 下的 ab.tar 解压到当前目录下

示例:将 /usr/tmp 下的 ab.tar 解压到根目录 /usr 下
tar -xvf ab.tar -C /usr——C 代表指定解压的地位

五、查找命令

5.1 grep

grep 命令是一种弱小的文本搜寻工具

应用实例:

ps -ef | grep sshd  查找指定 ssh 服务过程 
ps -ef | grep sshd | grep -v grep 查找指定服务过程,排除 gerp 身 
ps -ef | grep sshd -c 查找指定过程个数

5.2 find

find 命令在目录构造中搜寻文件,并对搜寻后果执行指定的操作。

find 默认搜寻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并且不过滤任何后果(也就是返回所有文件),将它们全都显示在屏幕上。

应用实例:

find . -name "*.log" -ls  在当前目录查找以.log 结尾的文件,并显示详细信息。find /root/ -perm 600   查找 /root/ 目录下权限为 600 的文件 
find . -type f -name "*.log"  查找当目录,以.log 结尾的一般文件 
find . -type d | sort   查找以后所有目录并排序 
find . -size +100M  查找当前目录大于 100M 的文件 

5.3 locate

locate 让使用者能够很疾速的搜查某个门路。默认每天自动更新一次,所以应用 locate 命令查不到最新变动过的文件。为了防止这种状况,能够在应用 locate 之前,先应用 updatedb 命令,手动更新数据库。如果数据库中没有查问的数据,则会报出 locate: can not stat () ‘/var/lib/mlocate/mlocate.db’: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该谬误!updatedb 即可!

yum -y install mlocate 如果是精简版 CentOS 零碎须要装置 locate 命令

应用实例:

updatedb
locate /etc/sh 搜寻 etc 目录下所有以 sh 结尾的文件 
locate pwd 查找和 pwd 相干的所有文件

六、su、sudo

6.1 su

su 用于用户之间的切换。然而切换前的用户仍然放弃登录状态。如果是 root 向一般或虚构用户切换不须要明码,反之普通用户切换到其它任何用户都须要明码验证。

su test: 切换到 test 用户,然而门路还是 /root 目录
su - test : 切换到 test 用户,门路变成了 /home/test
su : 切换到 root 用户,然而门路还是原来的门路
su - : 切换到 root 用户,并且门路是 /root

su 有余:如果某个用户须要应用 root 权限、则必须要把 root 明码通知此用户。

退出返回之前的用户:exit

6.2 sudo

sudo 是为所有想应用 root 权限的普通用户设计的。能够让普通用户具备长期应用 root 权限的权力。只需输出本人账户的明码即可。

进入 sudo 配置文件命令:
vi /etc/sudoer 或者 visudo

案例:容许 hadoop 用户以 root 身份执行各种利用命令,须要输出 hadoop 用户的明码。hadoop  ALL=(ALL)   ALL 
 
案例:只容许 hadoop 用户以 root 身份执行 ls、cat 命令,并且执行时候免输出明码。配置文件中:hadoop  ALL=NOPASSWD:  /bin/ls, /bin/cat 

七、零碎服务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 查看 iptables 服务的状态
service iptables start  -- 开启 iptables 服务
service iptables stop  -- 进行 iptables 服务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 重启 iptables 服务
 
chkconfig iptables off  -- 敞开 iptables 服务的开机自启动
chkconfig iptables on  -- 开启 iptables 服务的开机自启动

八、网络管理

8.1 主机名配置

[root@node1 ~]# vi /etc/sysconfig/network
NETWORKING=yes
HOSTNAME=node1

8.2 IP 地址配置

[root@node1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8.3 域名映射

/etc/hosts 文件用于在通过主机名进行拜访时做 ip 地址解析之用。所以,你想拜访一个什么样的主机名,就须要把这个主机名和它对应的 ip 地址。

[root@node1 ~]# vi /etc/hosts
#### 在最初加上
192.168.52.201  node1
192.168.52.202  node2
192.168.52.203  node3

九、定时工作指令 crontab 配置

crontab 是 Unix 和 Linux 用于设置定时工作的指令。通过 crontab 命令,能够在固定间隔时间, 执行指定的零碎指令或 shell 脚本。工夫距离的单位能够是分钟、小时、日、月、周及以上的任意组合。

crontab 装置:
yum install crontabs
服务操作阐明:

service crond start   ## 启动服务 
service crond stop    ## 敞开服务 
service crond restart ## 重启服务

9.1 命令格局

crontab [-u user] file

crontab [-u user] [-e | -l | -r]

参数阐明:

-u user:用来设定某个用户的 crontab 服务

file:file 是命令文件的名字, 示意将 file 做为 crontab 的工作列表文件

并载入 crontab。

-e:编辑某个用户的 crontab 文件内容。如果不指定用户,则示意编辑以后

用户的 crontab 文件。

-l:显示某个用户的 crontab 文件内容。如果不指定用户,则示意显示以后

用户的 crontab 文件内容。

-r:删除定时工作配置,从 /var/spool/cron 目录中删除某个用户的 crontab

文件,如果不指定用户,则默认删除以后用户的 crontab 文件。

命令示例:

crontab file [-u user] ## 用指定的文件代替目前的 crontab
crontab -l [-u user]  ## 列出用户目前的 crontab
crontab -e [-u user]  ## 编辑用户目前的 crontab

9.2 配置阐明、实例

命令:*   *    *   *   *   command  

解释:分  时  日  月  周  命令

第 1 列示意分钟 1~59 每分钟用 * 或者 */ 1 示意    

第 2 列示意小时 0~23(0 示意 0 点)第 3 列示意日期 1~31  

第 4 列示意月份 1~12  

第 5 列标识号星期 0~6(0 示意星期天)第 6 列要运行的命令
配置实例:先关上定时工作所在的文件:crontab -e
 
每分钟执行一次 date 命令 
*/1 * * * * date >> /root/date.txt
 
每晚的 21:30 重启 apache。30 21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 小标题
每月 1、10、22 日的 4 : 45 重启 apache。45 4 1,10,22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每周六、周日的 1 : 10 重启 apache。10 1 * * 6,0 service httpd restart
 
每天 18 : 00 至 23 : 00 之间每隔 30 分钟重启 apache。0,30   18-23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早晨 11 点到早上 7 点之间,每隔一小时重启 apache
*  23-7/1    *   *   *   service httpd restart

十、其余命令

10.1 查看当前目录:pwd

命令:pwd 查看当前目录门路

10.2 查看过程:ps -ef

命令:ps -ef 查看所有正在运行的过程

10.3 完结过程:kill

命令:kill pid 或者 kill -9 pid(强制杀死过程) pid: 过程号

10.4 网络通信命令:

ifconfig:查看网卡信息

命令:ifconfig 或 ifconfig | more

ping:查看与某台机器的连贯状况

命令:ping ip

netstat -an:查看以后零碎端口

命令:netstat -an

搜寻指定端口
命令:netstat -an | grep 8080

10.5 配置网络

命令:setup

10.6 重启网络

命令:service network restart

10.7 切换用户

命令:su – 用户名

10.8 敞开防火墙

命令:chkconfig iptables off
或者:

 iptables -L;
 iptables -F;
 service iptables stop

10.9 批改文件权限

命令:chmod 777

10.10 清屏

命令:ctrl + l

10.11 vi 模式下快捷键

esc 后:

保留并退出快捷键:shift+z+z

光标跳到最初一行快捷键:shift+g

删除一行:dd

复制一行内容:y+y

粘贴复制的内容:p

十一、Linux 我的项目部署

11.1 装置 jdk1.8

先卸载 open-jdk

java -version
rpm -qa | grep java

rpm -e –nodeps java-1.7.0-openjdk-1.7.0.45-2.4.3.3.el6.x86_64
rpm -e –nodeps java-1.6.0-openjdk-1.6.0.0-1.66.1.13.0.el6.x86_64

开始装置:
mkdir /usr/local/src/java
rz 上传 jdk tar 包
tar -zxvf jdk-8u181-linux-x64.tar.gz

yum install glibc.i686

配置环境变量:
vi /etc/profile

在开端行增加
#set java environment
JAVA_HOME=/usr/local/src/jdk8/jdk1.8.0_181
CLASSPATH=.:$JAVA_HOME/lib.tools.jar
PATH=$JAVA_HOME/bin:$PATH
export JAVA_HOME CLASSPATH PATH

保留退出
source /etc/profile 使更改的配置立刻失效
java -version 查看 JDK 版本信息,如果显示出 1.8 证实胜利

11.2 装置 MySQL5.6

11.2.1 上传 MySQL5.6 的 tar 包
创立目录:mkdir /usr/local/src/mysql5.6

上传:MySQL-5.6.34-1.rhel5.x86_64.rpm-bundle.tar 到下面的目录中

11.2.2 装置
第一步:解压

 命令:tar -xvf MySQL-5.6.34-1.rhel5.x86_64.rpm-bundle.tar

第二步:检测是否曾经装置了 mysql

 命令:rpm -qa | grep mysql   

 如果曾经装置了,将其卸载,如:rpm -e --nodeps  mysql-libs-5.1.71-1.el6.x86_64

第三步:装置 MySQL 的服务端

 命令:rpm -ivh MySQL-server-5.6.34-1.rhel5.x86_64.rpm

第四步:装置 MySQL 的客户端

 命令:rpm -ivh MySQL-client-5.6.34-1.rhel5.x86_64.rpm

第五步:查看 MySQL 服务运行状态

 命令:service mysql status

第六步:启动 MySQL 服务

 命令:service mysql start

第七步:应用 root 账号登录 mysql

在装置 mysql server 时有句提醒:

** 留神:这个明码是不平安的,所有须要批改初始密码。

应用明码登录 mysql 账号:mysql -uroot -p
批改 root 明码:SET PASSWORD = PASSWORD(‘root’);**
11.2.3 开机主动启动设置
退出到零碎服务:

chkconfig –add mysql

主动启动:

chkconfig mysql on

查问列表:

chkconfig

阐明:都没敞开(off)时是没有主动启动。

11.2.4 开启近程拜访
登录:

mysql -uroot –proot

设置近程拜访(应用 root 明码):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 identified by ‘root’;

flush privileges;

退出 mysql,在 centos 环境下关上 3306 防火墙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etc/init.d/iptables status

11.3 装置 tomcat 部署我的项目

筹备工作:将 web 我的项目打成 war 包,改名为 ROOT.war

11.3.1 创立 ucenter 用户
个别状况下,公布应用程序都不是应用 root 用户的,须要创立一个普通用户来公布程序;

创立 ucenter 用户:

useradd -d /ucenter ucenter

设置明码:

passwd ucenter(明码 ucenter)

切换用户:

su – ucenter

11.3.2 装置 Tomcat
tomcat 只有解压就能够应用。

1、创立 web 目录
mkdir /ucenter/web

2、上传 apache-tomcat-7.0.57.tar.gz

3、解压:tar -xvf apache-tomcat-7.0.57.tar.gz

4、重命名:mv apache-tomcat-7.0.57 itcast-usermanage

5、启动 tomcat:

 cd itcast-usermanage/bin/
 ./startup.sh 或者 sh startup.sh

6、查看日志:

 tail -f ../logs/catalina.out

7、查看成果 http://192.168.0.160:8080/
发现无法访问:


8、防火墙关上 8080 端口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080 -j ACCEPT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9、装置胜利

11.3.3 部署用户治理我的项目
1、上传 usermanage.sql 和 ROOT.war 到 /ucenter/web

2、执行数据库脚本

 cat user_manager.sql | mysql -uroot -p123456

3、部署 web 程序

3.1 删除 webapps 下的所有文件

 cd /ucenter/web/usermanage/webapps

 rm -rf *

3.2 拷贝 ROOT.war 到 webapps

 cp /ucenter/web/ROOT.war .

3.3 重新启动 tomcat

 cd ../bin/

 sh startup.sh && tail -f ../logs/catalina.out

3.4 启动浏览器测试

注意事项:Centos 环境下部署我的项目中文乱码问题解决方案

明天在一台新的 CentOS 机器上应用 c3p0 连接池操作 mysql 数据库呈现中文乱码问题,具体表现为:查问时无中文乱码问题,写数据时中文乱码,查看了机器上数据库字符集也是 UTF8,应该不会呈现中文乱码才对,最初在 c3p0 配置文件中 jdbcUrl 后加上:?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 中文就不会乱码了。

【C3P0 配置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3p0-config>
  <default-config>
    <property name="driverClass">com.mysql.jdbc.Driver</property>
    <property name="jdbc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user_manager_yun6?useUnicode=true&amp;characterEncoding=UTF8 </property>
    <property name="user">root</property>
    <property name="password">root</property>
    <property name="acquireIncrement">2</property>
    <property name="initialPoolSize">5</property>
    <property name="minPoolSize">1</property>
    <property name="maxPoolSize">5</property>
  </default-config>
</c3p0-config>

11.4 Linux 下应用 FastDFS
相干的安装包我打包到云盘上了,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NDY… 提取码:66tn

单节点 FastDFS

整个装置过程非常复杂,很容易出错,倡议进行屡次备份。

咱们这里不打算装置多台虚拟机,因而会把 tracker 和 storage 都装置在一起。

11.4.1 装置 gcc
GCC 用来对 C 语言代码进行编译运行,应用 yum 命令装置:
yum -y install gcc
前面会用到解压命令(unzip),所以这里能够用 yum 把 unzip 也装一下

yum install -y unzip zip
11.4.2 装置 libevent
yum -y install libevent
11.4.3 装置 libfastcommon-master
解压刚刚上传的 libfastcommon-master.zip
unzip libfastcommon-master.zip

进入解压实现的目录
cd libfastcommon-master

编译并且装置:
./make.sh
./make.sh install

11.4.4 装置 fastdfs

tar -zxvf FastDFS_v5.08.tar.gz
cd FastDFS
./make.sh
./make.sh install

如果装置胜利,会看到 /etc/init.d/ 下看到提供的脚本文件:

ll /etc/init.d/ | grep fdfs

  • fdfs_trackerd 是 tracker 启动脚本
  • fdfs_storaged 是 storage 启动脚本

可能在 /etc/fdfs/ 目录下看到默认的配置文件模板:

ll /etc/fdfs/

tarcker.conf.sample 是 tracker 的配置文件模板

storage.conf.sample 是 storage 的配置文件模板

client.conf.sample 是客户端的配置文件模板

11.4.5 配置并启动 tracker 服务
1)首先将模板文件复制

cp /etc/fdfs/tracker.conf.sample /etc/fdfs/tracker.conf

2)批改复制后的配置文件:

vim /etc/fdfs/tracker.conf

批改的内容如下:

base_path=/ 我的项目名 /tracker                 # 存储日志和数据的根目录

3)新建目录:

mkdir -p / 我的项目名 /tracker
留神:敞开防火墙:

chkconfig iptables off
4)启动和进行

service fdfs_trackerd start # 启动 fdfs_trackerd 服务,进行用 stop
查看 FastDFS Tracker Server 是否启动胜利:

ps -ef | grep fdfs_trackerd
设置 tracker 服务开机启动:

chkconfig fdfs_trackerd on
11.4.6 配置并启动 storage 服务
1)首先将模板文件复制

cp /etc/fdfs/storage.conf.sample /etc/fdfs/storage.conf
2)批改复制后的配置文件:

vim /etc/fdfs/storage.conf

批改的内容如下:

base_path=/ 我的项目名 /storage # 数据和日志文件存储根目录

store_path0=/ 我的项目名 /storage # 第一个存储目录

tracker_server=192.168.56.101:22122 # tracker 服务器 IP 和端口
3)新建目录:

mkdir -p / 我的项目名 /storage
留神敞开防火墙:chkconfig iptables off

4)启动和进行

service fdfs_storaged start  # 启动 fdfs_storaged 服务,进行用 stop

设置 storage 服务开机启动:

chkconfig fdfs_storaged on
ps -ef | grep fdfs

11.5 装置 fastdfs-nginx-module
11.5.1 解压

tar -zxvf fastdfs-nginx-module_v1.16.tar.gz

11.5.2 批改 config
1)进入 src 目录

cd fastdfs-nginx-module/src/
2)编辑 config

vim config
应用以下底行命令:

:%s+/usr/local/+/usr/+g
将所有的 /usr/local 替换为 /usr,这个才是正确的目录:


11.5.3 配置 nginx 与 FastDFS 关联配置文件
复制 fastdfs-nginx-module 源码中的配置文件到 /etc/fdfs 目录,并批改

cp /usr/local/ 我的项目名 /fastdfs-nginx-module/src/mod_fastdfs.conf /etc/fdfs/
 
vi /etc/fdfs/mod_fastdfs.conf

批改以下配置:

connect_timeout=10                       # 客户端拜访文件连贯超时时长(单位:秒)tracker_server=192.168.56.101:22122    # tracker 服务 IP 和端口
 
url_have_group_name=true                # 拜访链接前缀加上组名
 
store_path0=/leyou/storage            # 文件存储门路

复制 FastDFS 的局部配置文件到 /etc/fdfs 目录

cd /usr/local/ 我的项目名 /FastDFS/conf/
cp http.conf mime.types /etc/fdfs/

11.6 装置 Nginx 的插件
11.6.1 如果没有装置过 nginx
1、装置 nginx 的依赖库

yum -y install gcc pcre pcre-devel zlib zlib-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2、解压安装包

tar -zxvf nginx-1.10.0.tar.gz

3、配置 nginx 安装包,并指定 fastdfs-nginx-model

cd nginx-1.10.0
 
./configure --prefix=/opt/nginx --sbin-path=/usr/bin/nginx --add-module=/usr/local/leyou/fastdfs-nginx-module/src

留神:在执行./configure 配置 nginx 参数的时候,须要将 fastdfs-nginx-moudle 源码作为模块编译进去。

4、编译并装置

make && make install
11.6.2 如果曾经装置过 nginx
1、进入 nginx 目录:

cd /usr/local/ 我的项目名 /nginx-1.10.0/
2、配置 FastDFS 模块

./configure –prefix=/opt/nginx –sbin-path=/usr/bin/nginx –add-module=/usr/local/ 我的项目名 /fastdfs-nginx-module/src
留神:这次配置时,要增加 fastdfs-nginx-moudle 模块

3、编译,留神,这次不要装置(install)

make
4、替换 nginx 二进制文件:

备份:

mv /usr/bin/nginx /usr/bin/nginx-bak
用新编译的 nginx 启动文件代替原来的:

cp objs/nginx /usr/bin/
11.6.3 启动 nginx
配置 nginx 整合 fastdfs-module 模块

咱们须要批改 nginx 配置文件,在 /opt/nginx/config/nginx.conf 文件中:

vim /opt/nginx/conf/nginx.conf
将文件中,原来的 server 80{…} 局部代码替换为如下代码: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image. 我的项目名.com;
    # 监听域名中带有 group 的,交给 FastDFS 模块解决
    location ~/group([0-9])/ {ngx_fastdfs_module;}
    location / {
        root   html;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location = /50x.html {root   html;}
}

启动 nginx:


nginx    # 启动 nginx
 
nginx -s stop    # 进行 nginx
 
nginx -s reload    # 从新载入配置文件

可通过 ps -ef | grep nginx 查看 nginx 是否已启动胜利

11.6.4 设置 nginx 开机启动
创立一个开机启动的脚本:

vim /etc/init.d/nginx
增加以下内容:

#!/bin/sh
#
# nginx - this script starts and stops the nginx daemon
#
# chkconfig:   - 85 15
# description:  NGINX is an HTTP(S) server, HTTP(S) reverse \
#               proxy and IMAP/POP3 proxy server
# processname: nginx
# config:      /etc/nginx/nginx.conf
# config:      /etc/sysconfig/nginx
# pidfile:     /var/run/nginx.pid
 
# Source function library.
. /etc/rc.d/init.d/functions
 
# Source networking configuration.
. /etc/sysconfig/network
 
# Check that networking is up.
["$NETWORKING" = "no"] && exit 0
 
nginx="/usr/bin/nginx"
prog=$(basename $nginx)
 
NGINX_CONF_FILE="/opt/nginx/conf/nginx.conf"
 
[-f /etc/sysconfig/nginx] && . /etc/sysconfig/nginx
 
lockfile=/var/lock/subsys/nginx
 
make_dirs() {
   # make required directories
   user=`$nginx -V 2>&1 | grep "configure arguments:.*--user=" | sed 's/[^*]*--user=\([^]*\).*/\1/g' -`
   if [-n "$user"]; then
      if [-z "`grep $user /etc/passwd`"]; then
         useradd -M -s /bin/nologin $user
      fi
      options=`$nginx -V 2>&1 | grep 'configure arguments:'`
      for opt in $options; do
          if [`echo $opt | grep '.*-temp-path'`]; then
              value=`echo $opt | cut -d "=" -f 2`
              if [! -d "$value"]; then
                  # echo "creating" $value
                  mkdir -p $value && chown -R $user $value
              fi
          fi
       done
    fi
}
 
start() {[ -x $nginx] || exit 5
    [-f $NGINX_CONF_FILE] || exit 6
    make_dirs
    echo -n $"Starting $prog:"
    daemon $nginx -c $NGINX_CONF_FILE
    retval=$?
    echo
    [$retval -eq 0] && touch $lockfile
    return $retval
}
 
stop() {
    echo -n $"Stopping $prog:"
    killproc $prog -QUIT
    retval=$?
    echo
    [$retval -eq 0] && rm -f $lockfile
    return $retval
}
 
restart() {
    configtest || return $?
    stop
    sleep 1
    start
}
 
reload() {
    configtest || return $?
    echo -n $"Reloading $prog:"
    killproc $nginx -HUP
    RETVAL=$?
    echo
}
 
force_reload() {restart}
 
configtest() {$nginx -t -c $NGINX_CONF_FILE}
 
rh_status() {status $prog}
 
rh_status_q() {rh_status >/dev/null 2>&1}
 
case "$1" in
    start)
        rh_status_q && exit 0
        $1
        ;;
    stop)
        rh_status_q || exit 0
        $1
        ;;
    restart|configtest)
        $1
        ;;
    reload)
        rh_status_q || exit 7
        $1
        ;;
    force-reload)
        force_reload
        ;;
    status)
        rh_status
        ;;
    condrestart|try-restart)
        rh_status_q || exit 0
            ;;
    *)
        echo $"Usage: $0 {start|stop|status|restart|condrestart|try-restart|reload|force-reload|configtest}"
        exit 2
esac

批改文件权限,并退出服务列表

批改权限

chmod 777 /etc/init.d/nginx

增加到服务列表

chkconfig --add /etc/init.d/nginx
设置开机启动

chkconfig nginx on
11.7 装置 Elasticsearch
须要虚拟机 JDK1.8 及以上

11.7.1 新建一个用户 leyou
出于平安思考,elasticsearch 默认不容许以 root 账号运行。

创立用户:

useradd leyou
设置明码:

passwd leyou
切换用户:

su – leyou
11.7.2 上传安装包, 并解压
咱们将安装包上传到:/home/leyou 目录

解压缩:

tar -zxvf elasticsearch-6.2.4.tar.gz
咱们把目录重命名:

mv elasticsearch-6.3.0/ elasticsearch

进入,查看目录构造:

11.7.3 批改配置
咱们进入 config 目录:cd config

须要批改的配置文件有两个:


1、jvm.options

Elasticsearch 基于 Lucene 的,而 Lucene 底层是 java 实现,因而咱们须要配置 jvm 参数。

编辑 jvm.options:

vim jvm.options
默认配置如下:

-Xms1g
-Xmx1g

内存占用太多了,咱们调小一些:

-Xms512m
-Xmx512m

2、elasticsearch.yml

vim elasticsearch.yml
批改数据和日志目录:

path.data: /home/leyou/elasticsearch/data # 数据目录地位
path.logs: /home/leyou/elasticsearch/logs # 日志目录地位

咱们把 data 和 logs 目录批改指向了 elasticsearch 的装置目录。然而这两个目录并不存在,因而咱们须要创立进去。

进入 elasticsearch 的根目录,而后创立:

`mkdir data
mkdir logs`

批改绑定的 ip:

network.host: 0.0.0.0 # 绑定到 0.0.0.0,容许任何 ip 来拜访
默认只容许本机拜访,批改为 0.0.0.0 后则能够近程拜访

11.7.4 运行
进入 elasticsearch/bin 目录,能够看到上面的执行文件:

而后输出命令:

./elasticsearch
或者后盾运行:

./elasticsearch -d
11.7.5 谬误 1:内核过低


批改 elasticsearch.yml 文件,在最上面增加如下配置:而后重启

bootstrap.system_call_filter: false
11.7.6 谬误 2:文件权限有余


咱们用的是 leyou 用户,而不是 root,所以文件权限有余。

首先用 root 用户登录。间接输出 exit 命令

而后批改配置文件:

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
增加上面的内容:

  • soft nofile 65536
  • hard nofile 131072
  • soft nproc 4096
  • hard nproc 4096
    11.7.7 谬误 3:线程数不够

持续批改配置:

vim /etc/security/limits.d/90-nproc.conf
批改上面的内容:

  • soft nproc 1024
    改为
  • soft nproc 4096
    11.7.8 谬误 4:过程虚拟内存

vm.max_map_count:限度一个过程能够领有的 VMA(虚拟内存区域)的数量,持续批改配置文件,:

vim /etc/sysctl.conf
增加上面内容:

vm.max_map_count=655360
而后执行命令:

sysctl -p
11.7.9 重启终端窗口
所有谬误批改结束,肯定要重启你的 Xshell 终端,否则配置有效。

11.8 装置 RabbitMQ
cd /usr/local/myapp

mkdir rabbitmq

cd rabbitmq
11.8.1 装置 Erlang
1、在线装置

yum install esl-erlang_17.3-1~centos~6_amd64.rpm

yum install esl-erlang-compat-R14B-1.el6.noarch.rpm
2、离线装置

顺次执行命令:

1)rpm -ivh esl-erlang-17.3-1.x86_64.rpm –force –nodeps


2)rpm -ivh esl-erlang_17.3-1~centos~6_amd64.rpm –force –nodeps

3)rpm -ivh esl-erlang-compat-R14B-1.el6.noarch.rpm –force –nodeps

11.8.2 装置 RabbitMQ

装置:

rpm -ivh rabbitmq-server-3.4.1-1.noarch.rpm

11.8.3 设置配置文件
cp /usr/share/doc/rabbitmq-server-3.4.1/rabbitmq.config.example
/etc/rabbitmq/rabbitmq.config
开启用户近程拜访

vi /etc/rabbitmq/rabbitmq.config


留神要去掉前面的逗号。

11.8.4 启动、进行
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art

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op

service rabbitmq-server restart
11.8.5 开启 web 界面管理工具
rabbitmq-plugins enable rabbitmq_management

service rabbitmq-server restart
11.8.6 设置开机启动
chkconfig rabbitmq-server on
11.8.7 防火墙凋谢 15672 端口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15672 -j ACCEPT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11.9 redis 装置和配置
11.9.1 装置
解压

tar -xvf redis-4.0.9.tar.gz
编译装置

mv redis-4.0.9 redis
cd redis
make && make install
11.9.2 配置
批改装置目录下的 redis.conf 文件

vim redis.conf
批改以下配置:

bind 127.0.0.1 # 将这行代码正文,监听所有的 ip 地址,外网能够拜访

protected-mode no # 把 yes 改成 no,容许外网拜访
daemonize yes # 把 no 改成 yes,后盾运行
11.9.3 启动或进行
redis 提供了服务端命令和客户端命令:

redis-server 服务端命令,能够蕴含以下参数:start 启动 stop 进行

redis-cli 客户端控制台,蕴含参数:-h xxx 指定服务端地址,缺省值是 127.0.0.1 -p xxx 指定服务端端口,缺省值是 6379

11.9.4 设置开机启动
1) 输出命令,新建文件

vim /etc/init.d/redis
输出上面内容:


#!/bin/sh
# chkconfig:   2345 90 10
# description:  Redis is a persistent key-value database
PATH=/usr/local/bin:/sbin:/usr/bin:/bin
 
REDISPORT=6379
EXEC=/usr/local/bin/redis-server
REDIS_CLI=/usr/local/bin/redis-cli
 
PIDFILE=/var/run/redis.pid
 
CONF="/usr/local/leyou/redis/redis.conf"
 
case "$1" in  
    start)  
        if [-f $PIDFILE]  
        then  
                echo "$PIDFILE exists, process is already running or crashed"  
        else  
                echo "Starting Redis server..."  
                $EXEC $CONF  
        fi  
        if ["$?"="0"]   
        then  
              echo "Redis is running..."  
        fi  
        ;;  
    stop)  
        if [! -f $PIDFILE]  
        then  
                echo "$PIDFILE does not exist, process is not running"  
        else  
                PID=$(cat $PIDFILE)  
                echo "Stopping ..."  
                $REDIS_CLI -p $REDISPORT SHUTDOWN  
                while [-x ${PIDFILE} ]  
               do  
                    echo "Waiting for Redis to shutdown ..."  
                    sleep 1  
                done  
                echo "Redis stopped"  
        fi  
        ;;  
   restart|force-reload)  
        ${0} stop  
        ${0} start  
        ;;  
  *)  
    echo "Usage: /etc/init.d/redis {start|stop|restart|force-reload}" >&2  
        exit 1  
esac

而后保留退出

留神:以下信息须要依据装置目录进行调整:

EXEC=/usr/local/bin/redis-server # 执行脚本的地址

REDIS_CLI=/usr/local/bin/redis-cli # 客户端执行脚本的地址

PIDFILE=/var/run/redis.pid # 过程 id 文件地址

CONF=”/usr/local/src/redis-3.0.2/redis.conf” #配置文件地址

2)设置权限

chmod 755 /etc/init.d/redis
3)启动测试

/etc/init.d/redis start
启动胜利会提醒如下信息:

Starting Redis server…
Redis is running…

4)设置开机自启动

chkconfig –add /etc/init.d/redis
chkconfig redis on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