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起源
- 起源:《Java 高并发编程详解 多线程与架构设计》,汪文君著
- 章节:第十二、十三章
本文是两章的笔记整顿。
2 CPU
缓存
2.1 缓存模型
计算机中的所有运算操作都是由 CPU
实现的,CPU
指令执行过程须要波及数据读取和写入操作,然而 CPU
只能拜访处于内存中的数据,而内存的速度和 CPU
的速度是远远不对等的,因而就呈现了缓存模型,也就是在 CPU
和内存之间退出了缓存层。个别古代的 CPU
缓存层分为三级,别离叫 L1
缓存、L2
缓存和 L3
缓存,简略图如下:
L1
缓存:三级缓存中访问速度最快,然而容量最小,另外L1
缓存还被划分成了数据缓存(L1d
,data
首字母)和指令缓存(L1i
,instruction
首字母)L2
缓存:速度比L1
慢,然而容量比L1
大,在古代的多核CPU
中,L2
个别被单个核独占L3
缓存:三级缓存中速度最慢,然而容量最大,古代CPU
中也有L3
是多核共享的设计,比方zen3
架构的设计
缓存的呈现,是为了解决 CPU
间接拜访内存效率低下的问题,CPU
进行运算的时候,将须要的数据从主存复制一份到缓存中,因为缓存的访问速度快于内存,在计算的时候只须要读取缓存并将后果更新到缓存,运算完结再将后果刷新到主存,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整体交互图简略如下:
2.2 缓存一致性问题
尽管缓存的呈现,大大提高了吞吐能力,然而,也引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缓存不统一。比方,最简略的一个 i++
操作,须要将内存数据复制一份到缓存中,CPU
读取缓存值并进行更新,先写入缓存,运算完结后再将缓存中新的刷新到内存,具体过程如下:
- 读取内存中的
i
到缓存中 CPU
读取缓存i
中的值- 对
i
进行加 1 操作 - 将后果写回缓存
- 再将数据刷新到主存
这样的 i++
操作在单线程不会呈现问题,但在多线程中,因为每个线程都有本人的工作内存(也叫本地内存,是线程本人的缓存),变量 i
在多个线程的本地内存中都存在一个正本,如果有两个线程执行 i++
操作:
- 假如两个线程为 A、B,同时假如
i
初始值为 0 - 线程 A 从内存中读取
i
的值放入缓存中,此时i
的值为 0,线程 B 也同理,放入缓存中的值也是 0 - 两个线程同时进行自增操作,此时 A、B 线程的缓存中,
i
的值都是 1 - 两个线程将
i
写入主内存,相当于i
被两次赋值为 1 - 最终后果是
i
的值为 1
这个就是典型的缓存不统一问题,支流的解决办法有:
- 总线加锁
- 缓存一致性协定
2.2.1 总线加锁
这是一种乐观的实现形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处理器收回 lock
指令,锁住总线,总线收到指令后,会阻塞其余处理器的申请,直到占用锁的处理器实现操作。特点是只有一个抢到总线锁的处理器运行,然而这种形式效率低下,一旦某个处理器获取到锁其余处理器只能阻塞期待,会影响多核处理器的性能。
2.2.2 缓存一致性协定
图示如下:
缓存一致性协定中最闻名的就是 MESI
协定,MESI
保障了每一个缓存中应用的共享变量的正本都是统一的。大抵思维是,CPU
操作缓存中的数据时,如果发现该变量是一个共享变量,操作如下:
- 读取:不做其余解决,只是将缓存中数据读取到寄存器中
- 写入:发出信号告诉其余
CPU
将该变量的缓存行设置为有效状态(Invalid
),其余CPU
进行该变量的读取时须要到主存中再次获取
具体来说,MESI
中规定了缓存行应用 4 种状态标记:
M
:Modified
,被批改E
:Exclusive
,独享的S
:Shared
,共享的I
:Invalid
,有效的
无关 MESI
具体的实现超出了本文的范畴,想要具体理解能够参考此处或此处。
3 JMM
看完了 CPU
缓存再来看一下 JMM
,也就是Java
内存模型,指定了 JVM
如何与计算机的主存进行工作,同时也决定了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写入何时对其余线程可见,JMM
定义了线程和主内存之间的形象关系,具体如下:
- 共享变量存储于主内存中,每个线程都能够拜访
- 每个线程都有公有的工作内存或者叫本地内存
- 工作内存只存储该线程对共享变量的正本
- 线程不能间接操作主内存,只有先操作了工作内存之后能力写入主内存
- 工作内存和
JMM
内存模型一样也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实并不存在,涵盖了缓存、寄存器、编译期优化以及硬件等
简略图如下:
与 MESI
相似,如果一个线程批改了共享变量,刷新到主内存后,其余线程读取工作内存的时候发现缓存生效,会从主内存再次读取到工作内存中。
而下图示意了 JVM
与计算机硬件调配的关系:
4 并发编程的三个个性
文章都看了大半了还没到 volatile
?别急别急,先来看看并发编程中的三个重要个性,这对正确理解volatile
有很大的帮忙。
4.1 原子性
原子性就是在一次或屡次操作中:
- 要么所有的操作全副都失去了执行,且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烦扰而中断
- 要么所有的操作都不执行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两个人转账,比方 A 向 B 转账 1000 元,那么这蕴含两个根本的操作:
- A 的账户扣除 1000 元
- B 的账户减少 1000 元
这两个操作,要么都胜利,要么都失败,也就是不能呈现 A 账户扣除 1000 然而 B 账户金额不变的状况,也不能呈现 A 账户金额不变 B 账户减少 1000 的状况。
须要留神的是两个原子性操作联合在一起未必是原子性的,比方 i++
。实质上来说,i++
波及到了三个操作:
get i
i+1
set i
这三个操作都是原子性的,然而组合在一起(i++
)就不是原子性的。
4.2 可见性
另一个重要的个性是可见性,可见性是指,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进行了批改,那么另外的线程能够立刻看到批改后的最新值。
一个简略的例子如下:
public class Main {
private int x = 0;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 = 10000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Main m = new Main();
Thread thread0 = new Thread(()->{while(m.x < MAX) {++m.x;}
});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while(m.x < MAX){ }
System.out.println("finish");
});
thread1.start();
TimeUnit.MILLISECONDS.sleep(1);
thread0.start();}
}
线程 thread1
会始终运行,因为 thread1
把x
读入工作内存后,会始终判断工作内存中的值,因为 thread0
扭转的是 thread0
工作内存的值,并没有对 thread1
可见,因而永远也不会输入 finish
,应用jstack
也能够看到后果:
4.3 有序性
有序性是指代码在执行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因为 JVM
的优化,导致了代码的编写程序未必是代码的运行程序,比方上面的四条语句:
int x = 10;
int y = 0;
x++;
y = 20;
有可能 y=20
在x++
前执行,这就是指令重排序。一般来说,处理器为了进步程序的效率,可能会对输出的代码指令做肯定的优化,不会严格依照编写程序去执行代码,但能够保障最终运算后果是编码时的冀望后果,当然,重排序也有肯定的规定,须要严格遵守指令之间的数据依赖关系,并不是能够任意重排序,比方:
int x = 10;
int y = 0;
x++;
y = x+1;
y=x+1
就不能先优于 x++
执行。
在单线程下重排序不会导致预期值的扭转,但在多线程下,如果有序性得不到保障,那么将可能呈现很大的问题:
private boolean initialized = false;
private Context context;
public Context load(){if(!initialized){context = loadContext();
initialized = true;
}
return context;
}
如果产生了重排序,initialized=true
排序到了 context=loadContext()
的后面,假如两个线程 A、B 同时拜访,且 loadContext()
须要肯定耗时,那么:
- 线程 A 通过判断后,先设置布尔变量的值为
true
,再进行loadContext()
操作 - 线程 B 中因为布尔变量被设置为
true
,会间接返回一个未加载实现的context
5 volatile
好了终于到了 volatile
了,后面说了这么多,目标就是为了能彻底了解和明确volatile
。这部分分为四个大节:
volatile
的语义- 如何保障有序性以及可见性
- 实现原理
- 应用场景
- 与
synchronized
区别
先来介绍一下 volatile
的语义。
5.1 语义
被 volatile
润饰的实例变量或者类变量具备两层语义:
- 保障了不同线程之间对共享变量操作时的可见性
- 禁止对指令进行重排序操作
5.2 如何保障可见性以及有序性
先说论断:
volatile
能保障可见性volatile
能保障有序性volatile
不能保障原子性
上面别离进行介绍。
5.2.1 可见性
Java
中保障可见性有如下形式:
volatile
:当一个变量被volatile
润饰时,对共享资源的读操作会间接在主内存中进行(精确来说也会读取到工作内存中,然而如果其余线程进行了批改就必须从主内存从新读取),写操作是先批改工作内存,然而批改完结后立刻刷新到主内存中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
一样能保障可见性,可能保障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获取到锁,而后执行同步办法,并且确保锁开释之前,变量的批改被刷新到主内存中- 应用显式锁
Lock
:Lock
的lock
办法能保障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能获取到锁而后执行同步办法,并且确保锁开释之前可能将对变量的批改刷新到主内存中
具体来说,能够看一下之前的例子:
public class Main {
private int x = 0;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 = 10000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Main m = new Main();
Thread thread0 = new Thread(()->{while(m.x < MAX) {++m.x;}
});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while(m.x < MAX){ }
System.out.println("finish");
});
thread1.start();
TimeUnit.MILLISECONDS.sleep(1);
thread0.start();}
}
下面说过这段代码会一直运行,始终没有输入,就是因为批改后的 x
对线程 thread1
不可见,如果在 x
的定义中加上了 volatile
,就不会呈现没有输入的状况了,因为此时对x
的批改是线程 thread1
可见的。
5.2.2 有序性
JMM
中容许编译期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重排序,在多线程的状况下有可能会呈现问题,为此,Java
同样提供了三种机制去保障有序性:
volatile
synchronized
- 显式锁
Lock
另外,对于有序性不得不提的就是 Happens-before
准则。Happends-before
准则说的就是如果两个操作的执行秩序无奈从该准则推导进去,那么就无奈保障有序性,JVM
或处理器能够任意重排序。这么做的目标是为了尽可能进步程序的并行度,具体规定如下:
- 程序秩序规定:在一个线程内,代码依照编写时的秩序执行,编写在前面的操作产生与编写在后面的操作之后
- 锁定规定:如果一个锁处于锁定状态,则
unlock
操作要后行产生于对同一个锁的lock
操作 volatile
变量规定:对一个变量的写操作要早于对这个变量之后的读操作- 传递规定:如果操作 A 先于操作 B,操作 B 先于操作 C,那么操作 A 先于操作 C
- 线程启动规定:
Thread
对象的start()
办法后行产生于对该线程的任何动作 - 线程中断规定:对线程执行
interrupt()
办法必定要优于捕捉到中断信号,换句话说,如果收到了中断信号,那么在此之前必然调用了interrupt()
- 线程终结规定:线程中所有操作都要后行产生于线程的终止检测,也就是逻辑单元的执行必定要产生于线程终止之前
- 对象终结规定:一个对象初始化的实现后行产生于
finalize()
之前
对于 volatile
,会间接禁止对指令重排,然而对于volatile
前后无依赖关系的指令能够随便重排,比方:
int x = 0;
int y = 1;
//private volatile int z;
z = 20;
x++;
y--;
在 z=20
之前,先定义 x
或先定义 y
并没有要求,只须要在执行 z=20
的时候,能够保障 x=0,y=1
即可,同理,x++
或 y--
具体先执行哪一个并没有要求,只须要保障两者执行在 z=20
之后即可。
5.2.3 原子性
在 Java
中,所有对根本数据类型变量的读取赋值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对援用类型的变量读取和赋值也是原子性的,然而:
- 将一个变量赋值给另一个变量的操作不是原子性的,因为波及到了一个变量的读取以及一个变量的写入,两个原子性操作联合在一起就不是原子性操作
- 多个原子性操作在一起就不是原子性操作,比方
i++
JMM
只保障根本读取和赋值的原子性操作,其余的均不保障,如果须要具备原子性,那么能够应用synchronized
或Lock
,或者JUC
包下的原子操作类
也就是说,volatile
并不能保障原子性,例子如下:
public class Main {
private volatile int x = 0;
private static final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10);
public void inc() {++x;}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Main m = new Main();
IntStream.range(0, 10).forEach(i -> {new Thread(() -> {for (int j = 0; j < 1000; j++) {m.inc();
}
latch.countDown();}).start();});
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m.x);
}
}
最初输入的 x
的值会少于10000
,而且每次运行的后果也并不相同,至于起因,能够从两个线程 A、B 开始剖析,图示如下:
0-t1
:线程 A 将x
读入工作内存,此时x=0
t1-t2
:线程 A 工夫片完,CPU
调度线程 B,线程 B 将x
读入工作内存,此时x=0
t2-t3
:线程 B 对工作内存中的x
进行自增操作,并更新到工作内存中t3-t4
:线程 B 工夫片完,CPU
调度线程 A,同理线程 A 对工作内存中的x
自增t4-t5
:线程 A 将工作内存中的值写回主内存,此时主内存中的值为x=1
t5
当前:线程 A 工夫片完,CPU
调度线程 B,线程 B 也将本人的工作内存写回主内存,再次将主内存中的x
赋值为 1
也就是说,多线程操作的话,会呈现两次自增然而实际上只进行一次数值批改的操作。想要 x
的值变为 10000
也很简略,加上 synchronized
即可:
new Thread(() -> {synchronized (m) {for (int j = 0; j < 1000; j++) {m.inc();
}
}
latch.countDown();}).start();
5.3 实现原理
后面曾经晓得,volatile
能够保障有序性以及可见性,那么,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
答案就是一个 lock;
前缀,该前缀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内存屏障,该内存屏障会为指令的执行提供如下几个保障:
- 确保指令重排序时不会将其前面的代码排到内存屏障之前
- 确保指令重排序时不会将其后面的代码排到内存屏障之后
- 确保执行到内存屏障润饰的指令时后面的代码全副执行实现
- 强制将线程工作内存中的值批改刷新到主存中
- 如果是写操作,会导致其余线程工作内存中的缓存数据生效
5.4 应用场景
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利用开关进行线程的敞开操作,例子如下: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extends Thread{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started = tru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while (started){}}
public void shutdown(){this.started = false;}
}
如果布尔变量没有被 volatile
润饰,那么很可能新的布尔值刷新不到主内存中,导致线程不会完结。
5.5 与 synchronized
的区别
- 应用上的区别:
volatile
只能用于润饰实例变量或者类变量,然而不能用于润饰办法、办法参数、局部变量等,另外能够润饰的变量为null
。但synchronized
不能用于对变量的润饰,只能润饰办法或语句块,而且monitor
对象不能为null
- 对原子性的保障:
volatile
无奈保障原子性,然而synchronized
能够保障 - 对可见性的保障:
volatile
与synchronized
都能保障可见性,然而synchronized
是借助于JVM
指令monitor enter
/monitor exit
保障的,在monitor exit
的时候所有共享资源都被刷新到主内存中,而volatile
是通过lock;
机器指令实现的,迫使其余线程工作内存生效,须要到主内存加载 - 对有序性的保障:
volatile
可能禁止JVM
以及处理器对其进行重排序,而synchronized
保障的有序性是通过程序串行化执行换来的,并且在synchronized
代码块中的代码也会产生指令重排的状况 - 其余区别:
volatile
不会使线程陷入阻塞,但synchronized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