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ttp:捕获了一只发生概率小于万分之一的Bug

114次阅读

共计 345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前言

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想先说一句:如果一套零碎临时没问题,那只是因为它的并发量不够而已。

上周在查看系统日志时,发现了一条不同凡响的日志。日志中有一半内容是失常的报文数据,而另一半内容是 0x00 这样的空数据。

尽管零碎没抛出任何异样,但这些日志必定是反常的。多年的教训通知我,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不对的中央,加上好奇心的驱使,终于揭开了一个暗藏十分深的 Bug。

有时候找到 Bug,解决 Bug 很容易,难的是如何发现 Bug,并推理出哪里出问题解决。上面就带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个 Bug。

奇怪的日志输入

一个调用内部接口的根底类,打印出相似如下的日志:

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0x00><0x00><0x00><0x00><0x00>

其中后面的 abcd 是失常的业务数据,前面莫名其妙的多出了很多<0x00>

那么,这个根底工具类有多根底?多处应用该办法,每天大概被调用几十万次吧,而下面的状况一天只会呈现几次。就是那么巧,恰好被看到了。

查看代码,初步推断,可能是 byte 数组转 String 时,byte 数组后半部分为空或存在一些无奈转换的数据导致的。

旧代码剖析

这里先把业务代码脱敏,写成一个 demo 展现给大家看看:

public static void oldCode() throws IOException {
        // 通过 HttpURLConnection 读取的内部零碎返回的流
        InputStream in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abc".getBytes());
        // 明确晓得的报文长度(解析 Header 取得)int bodyLen = 2048;
        byte[] body = new byte[bodyLen];
        int recvLen = 0;
        while (recvLen < bodyLen) {recvLen = in.read(body, recvLen, bodyLen - recvLen);
            if(recvLen == -1){break;}
        }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body, "GBK"));
}

上述代码进行了业务脱敏解决,仅为还原根本的应用过程。

业务场景的大略应用流程是:第一,通过 HTTP 调用近程接口;第二,读取接口返回的字节流,Inputstream;第三,解析字节流,存入字节数组;第四,将字节数组转换为 String。

而日志中看到的异样内容,便是打印 String 时呈现的。后面咱们曾经推断,呈现 <0x00> 的可能性是字节数组有一部分为空导致或数据谬误导致的。

上述代码有一个显著的谬误,你是否可能看进去?依据代码原始的写法,揣测之所以呈现这个谬误是因为使用者对 InputStream 的 read 办法并不相熟导致的。

这里读者先自行浏览看看上述代码的 Bug 在哪里,上面咱们来介绍一下 InputStream 的 read 办法。

InputStream 的 read 办法

InputStream 这个抽象类是示意字节输出流的所有类的超类,它提供了 3 个常常被应用的 read()办法:

  • read(),无参办法。该办法从输出流中读取数据的下一个字节。返回 0 到 255 范畴内的 int 字节值。如果因为曾经达到流开端而没有可用的字节,则返回值 -1。该办法会处于阻塞状态,期待数据的达到,直到返回值为 - 1 或抛出异样。
  • read(byte b[], int off, int len):将输出流中最多 len 个数据字节读入 byte 数组。尝试读取 len 个字节,但读取的字节也可能小于该值。以整数模式返回理论读取的字节数。
  • read (byte[] b):从输出流中读取肯定数量的字节,并将其存储在缓冲区数组 b 中。以整数模式返回理论读取的字节数。

剖析一下下面的三个办法。

其中第一个办法,实质上来说后两个办法都是调用第一个办法来实现的,但第一个办法间接应用毛病很显著,就是解决效率低下,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读。而后两个办法都退出了 byte 数组,用来作为缓存区。

而第三个办法又相当于第二个办法被如下形式调用:

read(b, 0, b.length)

而有 Bug 的代码中应用的是第二个办法。

Bug 剖析

看了 read 办法的 API 阐明,你是不是曾经找到 Bug 了?对的,当初写这段代码的人把 read 办法返回值了解错了。

recvLen = in.read(body, recvLen, bodyLen - recvLen);

最后写代码的人可能把 read 办法的返回值当中参数 off 通过读取之后新的地位了。这样在调用 read 办法之后,取得了填充的地位,而后拿总长度减去曾经填充的地位,再持续读取前面的内容,持续填充。

但实际上 read 办法的返回后果是:以整数模式返回理论读取的字节数,可能与 off 的地位值雷同,但并不是 off 的地位。

上面来剖析一下 while 循环中的逻辑解决状况:

while (recvLen < bodyLen) {recvLen = in.read(body, recvLen, bodyLen - recvLen);
        if(recvLen == -1){break;}
}

咱们举个例子来推演一下 2 种状况(为了不便推算,暂且用比拟小的数来举例)。

状况一:假如 bodyLen 长度为 10,read 一次性读完。

在这种状况中,先进入 while 循环,read 一次性读完,返回值为 10,此时 recvLen 赋值为 10,不再满足循环条件(recvLen < bodyLen),退出循环,继续执行。此时,代码没问题。这种状况可能占到 99.9%-99.99%(取决于申请频次和报文大小)。

状况二:假如 bodyLen 长度为 10,read 2 次读完(产生粘包拆包景象)。

第一次循环,read 读取 6 个字节长度,返回值为 6,recvLen 赋值为 6。第二次循环,off 参数取 recvLen 的值为 6,读取残余 4 个字节(10 – 6)。实现第二次读取,循环本应该完结的,但你会发现此时 recvLen 被赋值为 4,仍旧满足 while 循环的判断条件(recvLen < bodyLen),进行下一轮读取。

下一轮读取时,off 变为 4,len 变为(10 – 4)。原本通过第二轮循环 off 曾经读取到 10 了,当初又指定为 4,又去流中读取。这就造成了日志中呈现很多<0x00>

Bug 起因

通过上述剖析,咱们曾经找到 Bug,并取得了 Bug 起因。

首先,Bug 之所以没有大面积暴发,那是因为大多数申请都是一次性读完流中的数据,循环间接完结,当不会进入第二次循环时,这个 Bug 就被暗藏了。

其次,Bug 之所以产生除了使用者对 API 的返回值不理解,更重要的起因是对于 read 办法可能会将后果分屡次返回(粘包拆包景象)不理解。

Bug 革新

找到起因,革新起来就非常容易了。针对 demo 咱们从新革新一下:

public static void oldCode() throws IOException {
        // 通过 HttpURLConnection 读取的内部零碎返回的流
        InputStream in =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abc".getBytes());
        // 明确晓得的报文长度(解析 Header 取得)int bodyLen = "abc".getBytes().length;
        System.out.println(bodyLen);
        byte[] body = new byte[6];
        int recvLen = 0;
        while (recvLen < bodyLen) {
            // 革新点 1
            int currentLen = in.read(body, recvLen, bodyLen - recvLen);
            if(recvLen == -1){break;}
            // 革新点 2
            recvLen += currentLen;
        }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body, "GBK"));
}

上述革新只改变了两处,将 read 办法的返回值用新变量接管,而后让 recvLen 每次累加 read 读取的字节数。

革新是不是非常简单?正应了那句话:改 bug 很容易,难的是如何找到 bug。

小结

有时候咱们对本人写的代码很自信,有时候总以为代码之前可能失常运行,当前也可能失常运行。但往往大失所望,谁能想到始终“运行良好”的代码中深藏着这样的 Bug?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感觉你的代码没问题,那只是因为零碎的并发量还不够而已。代码不仅要实现性能,还要满足性能和健壮性。

博主简介:《SpringBoot 技术底细》技术图书作者,热爱钻研技术,写技术干货文章。

公众号:「程序新视界」,博主的公众号,欢送关注~

技术交换:请分割博主微信号:zhuan2quan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