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端:作为程序员我们应该能够识别的表象和本质

31次阅读

共计 482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你好,我是陈皓,网名左耳朵耗子。

前两天,我以前在亚马逊(Amazon)团队的一个小伙伴从西雅图打来电话,和我次要聊了一下他最近的一些想法和动向。他在最近几个月面试了很多美国的外乡公司,从大公司到守业公司都有,比方 Facebook、Snapchat、Oracle、微软、谷歌、Netflix、Uber 等。他往年 30 岁出头,到美国那边也有 3 年多工夫了,所以想要多一些经验,到不同的公司看一下。

我感觉他这个想法挺好的。于是咱们聊了一些对这些公司的认识,进而聊到他想要什么,感兴趣什么,想要经验什么,以及善于什么,将来如何倒退等话题……在两个多小时交谈的过程中,咱们议论到了一些对于他集体倒退以及技术上的货色。他听我的倡议后,说很有价值。于是,我想既然有价值,那么就把这些分享进去,供更多的人参考吧。

首先,我感觉在美国做技术真的比国内幸福好多,有那么多很不错的不同类别的公司可供选择。这与国内相比,抉择空间切实是太大了,真是幸福。所以,在如此缭乱和多样化的中央,真是须要确定本人的倒退方向和指标。不然就会像这个小伙儿一样,当 offer 像雪片一样飞过来的时候,却有点手足无措了。

我间接和他说,你当初不愁工作了,能够布局本人的职业生涯了,那么问题是你想走哪条路,对什么方向有趣味,或是本人的长项是什么?后果,他说他也不晓得,说就是想多看看多经验一些事件,也不晓得本人最终会对什么事有趣味,也不晓得哪个方向更适宜本人,可能再来个 5 年就能明确了。不过,他明确示意对前端技术不感兴趣。

我对他的这些思考没有任何异议,因为我感觉他的能力没有问题,我无非就是想和他说说我的一些意识和认识,心愿能够帮他宽阔宽阔思路。我基本上是给了他如下的这些认识和观点。

对于趣味和投入

趣味是学习的助燃剂。对一件事有趣味是是否违心对这件事投入更多工夫或者资源的前提条件。因而,找到本人的趣味点确实是十分要害的。不过,咱们也能看到上面几点。

  • 一方面,趣味是须要放弃的。 有的人对有的事就是三分钟的趣味。刚开始兴趣十足,然而工夫一长,趣味因为各种起因不能放弃,就会很快地“移情别恋”了。所以,不能长久的趣味,或是一时衰亡的趣味,都无奈让人投入上来。
  • 另一方面,趣味其实也是能够造就进去的 。我高考时,对计算机软件毫无趣味,反而对物理世界里的很多货色感兴趣,比方无线电、原子能,或是飞行器之类的。但阴差阳错,我最终考了个计算机软件业余,而后发现,本人越来越喜爱编程了,于是就到了明天。

我发现,一个能够长久的趣味,或是能够造就进去的趣味,前面都有一个比拟实质的货色,其实就是成就感,他是你保持或者致力的最间接的正反馈。也就是说, 趣味只是开始,而能让人一直投入工夫和精力的则是正反馈,是成就感。

带娃的父母可能对此比拟好了解。比方,我家小孩 3 岁的时候,我买了一桶积木给她。她一开始只喜爱把积木胡乱堆放,没玩一会就对这种形象的玩具失去了趣味,去玩别的更形象的玩具去了。

于是,我就搭了一个小城堡给她看,她看完后趣味就来了,也想本人搭一个。然而,不一会儿,她就受挫了,因为没有把握好物体在构建时的均衡和支点的办法,所以搭进去的货色会倒。

我能看到,有时积木倒了之后,她会从中有一点点的学习总结,但更多的时候总结不进去。于是,我就上前帮她做调整,她很快就学会了,并且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搭得更好……如此重复,最终,我家小孩玩积木上花的工夫大大超过了其它的玩具,直到她无奈从中失去成就感。

很显然,我把孩子从“本能喜爱毁坏的趣味点”上拉到了“喜爱发明的趣味点”上。因为发明能带来更多的成就感,不是吗?

所以,我对这个敌人说,你对一件事的趣味只是一种表象,而外在更多的是你做这件事的成就感是否能够继续。你须要找到让本人可能更有成就感的事件,趣味总是能够造就的。

对于学习和工作

前面,咱们又谈到了工作,他感觉只有找到与趣味相匹配的工作才是是否学好一个技术的要害。对此,我给了他如下一些回应。

我感觉,学好一项技术和是否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有关联,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强关联的。但之所以,咱们都感觉通过工作才让咱们学习和成长得更快,次要有这些起因。

  • 工作能为咱们带来相应的场景和理论的问题,而不是空洞的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场景去解决问题,确实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形式。
  • 在工作当中,有共事和高手帮忙。和他们的交互和探讨,能够让你更快地学习和成长。

实质上来说,并不是只有找到了相应的工作咱们才能够学好一项技术,而是,咱们在通过解决理论问题,在和别人探讨,取得高手帮忙的环境中,能力更快更有效率地学习和成长。

有时候,在工作中你反而学不到货色,那是因为你找的这个工作可能提供的场景不够丰盛,须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太过简略,以及你的共事对你的帮忙不大。这时,这个工作反而限度了你的学习和成长。

所以,我给了这个小伙子两点倡议。

  • 找工作不只是找用这个技术的工作,更是要找场景,找理论问题,找团队。这些才是实质。一项技术很多公司都在用,然而,只有进入到有更多的场景、有挑战性的问题、有靠谱团队的公司,才对学习和成长更有帮忙。
  • 不要齐全把本人的学习寄希望于找一份工作,才会学得好。我给他的倡议是,在一些开源社区内,有助于学习的场景会更多,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更多,同时你能接触到的牛人也更多。特地是一些有大量公司和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开发人员在奉献代码的我的项目,我认为能够让人成长很快。

我入行前十年并没有生存在一个开源软件暴发的年代,也没有生存在一个场景像明天这么丰盛的年代,所以也走了很多弯路。不过,比拟侥幸的是,我还是在一些关键时期找到了靠谱的工作,为我带来了个别人看不到的理论问题,也为我提供了很不错的团队和理论场景。

明天的年轻人有比我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应该能比我成长得更好、更快。当然,和我的成长一样,都须要小心地甄别和甄选。

总之,找到学习的办法,晋升本人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才是学习和成长的要害。

对于技术和价值

前面,咱们又聊到了什么样的技术会是属于将来的技术,以及应该把工夫花在什么样的技术上。我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你感觉,让人登月摸索宇宙的技术价值大,还是造高铁的技术价值大?或者是科学种田的技术价值大?……”

是的,对于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就会失去不同的论断。仿佛,咱们无奈说明确哪项技术发明的价值更大,因为齐全没法比拟。

于是我又说了一个例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也就是蒸汽机时代,除了蒸汽机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比方化学、冶金、水泥、玻璃……然而,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的改革。兴许,那个时候,在技术圈中,很多技术专家还鄙视蒸汽机的技术含量太低呢。

我并不是想说高大上的技术无用,我想说的是,技术无贵贱,很多平凡的事就是通过一些不起眼的技术造就的。所以,咱们应该关注的是:

  • 要用技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场景十分重要;
  • 如何升高技术的学习老本,进步易用性,从而能够让技术更为遍及。

另外,我又说了一个例子。假如,咱们明天没有电,突然,有人说他创造了电。我置信,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都会感觉“电”这个货色没什么用,而只有等到“电灯”的创造,人们才明确创造“电”是如许牛。

所以,对于一些“根底技术”来说,通常会在某段时间内会被人类社会低估。就像国内前几年低估“云计算”技术一样。根底技术就像是翻新的引擎,其一直地成熟和欠缺会引发更下层的技术一直地衍生,越滚越大。

而在一个根底技术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如何规模化也会成为一个要害。这就如同发电厂一样,没有发电厂,电力就无奈做到规模化。记得汽车创造的时候,要组装一个汽车的工夫老本、人力老本、物力老本都十分高,所以齐全无奈做到规模化,而通过模块化分工、自动化生产等技术手段才开释了产能,从而遍及。

所以,我集体感觉一项有价值的技术,并不在于这项技术是否有技术含量,而是在于:

  • 是否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理论问题;
  • 是不是泛滥产品的根底技术;
  • 是不是能够反对规模化的技术。

对于咱们搞计算机软件的人来说,也能够找到绝对应的技术点。比方:

  • 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理论问题的技术,肯定是自动化的技术。软件天生就是用来实现重复劳动的,天生就是用来做自动化的。而将来的 AI 和 IoT 也是在拼命数字化和自动化还没有自动化的畛域。
  • 根底技术总是干燥和有价值的。数学、算法、网络、存储等根底技术吃得越透,就越容易服务下层的各种衍生技术或产品。
  • 反对规模化的技术也是很有价值的。在软件行业中,也就是 PaaS 的相干技术。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别的技术都没有价值了。重申一下, 技术无贵贱。我只是想说,能规模化低成本高效率解决理论问题的技术及其根底技术,就算是很 low,也是很有价值的。

对于趋势和将来

如同每次跟人聊天的时候都会扯到这个事上来。诚实说,真的没人能够预测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不过,仿佛有些法则也是有迹可循的。

我始终认为, 这个世界的技术趋势和将来其实是被人管制的。 就是被那些有权有势有钱的公司或国家来管制的。当然,他们管制的不是长期的将来,但短期的将来(3-5 年)肯定是他们管制着的。

也就是说,技术的将来要去哪,次要是看这个世界的投入会到哪。基本上就是这个世界上的有钱有势的人把财产投到哪个畛域,也就是这个世界的大公司或大国们的布局。

一旦他们把大量的金钱投到某个畛域,这个畛域就会失去倒退,那么倒退之后,这个畛域也就成为将来了。只有是有一堆公司在往一个方向上不间断地投资或者花钱,这个方向不想成为将来仿佛都不可能。

听下来多少有点儿令人丧气,但我集体感觉世界就是如此简略粗犷运作着的。

所以,对于咱们这些在这个世界里排不上号的人来说,只能默默地跟随着这些大公司所引领的趋势和将来。对一些缺钱缺人的守业公司,惟一可能做的,兴许只是两条路,一是用更为低的老本来提供和大公司相应的技术,另一条路是在细分垂直市场上做得比大公司更专更精。等着本人有一天长大后,也能退出第一梯队从而“引领”将来。

小结

明天的这个主题,我其实察看和酝酿了很久,正好联合跟这位小伙伴的交换,总结整理出来。在咱们的生存和工作中,总是会有很多人混同一些看似有分割,实则关系不大的词和概念,分辨不清事物的表象和实质。

比方文中提到的趣味和投入。外表上,趣味是决定一件事儿是否做长久的关键因素。而反观咱们本人和别人的经验不难发现,趣味表演的角色通常是敲门砖,它引发咱们关注到某事某物。而真正能让咱们坚持下去的,实际上是做一件事之后从中播种到的正反馈,也就是成就感。

同样,人们也常常搞错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少数人都会认为,在工作中学习和成长速度更快。而仔细观察下来,你会发现,工作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可能解决理论问题,能跟人探讨,有高手帮忙的环境。

所以说,让咱们成长的并不是工作自身,而是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也就是说,如果咱们想学习,除了能够抉择有助于学习的工作机会,开源社区提供的环境同样有助于咱们的学习和进步,那里高手更多,理论问题不少。

还有,技术和价值。人们通常认为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其价值会更高,而历史上有数的事实却通知咱们,能规模化、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理论问题的技术及其根底技术,才施展出了更为深远的影响,甚至其价值更是颠覆性的,难以估计。

趋势和将来也是被误会得很深的一对“孪生兄弟”。尽管大家通常会认为有什么样的技术趋势,必然带来什么样的将来。殊不知,所谓的趋势和将来,其实都是能够人为管制的,特地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和公司。也就是,社会的资金和资源流向什么畛域,这个畛域势必会失去成长和倒退,会逐步造成趋势,进而成为将来。咱们遵循这样的法则,就能很容易地判断出将来的,最起码是近几年的,技术流向了。

再如,加班和产出,致力和胜利,速度和效率……加班等于高产出吗?显然不是。很致力就肯定会胜利吗?当然不是。速度快就是效率高吗?更加不是。能够枚举的还有很多,如干得多就等于干得好吗?等等。

学完这一节课,你是不是不再混同一些景象和实质,是不是能将一些事件看得更加清晰了呢?欢送来跟我交换。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