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ss:Flex弹性布局

4次阅读

共计 362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Flex 布局又称弹性布局,在小程序开发中比拟实用。因而将 Flex 布局相干属性整顿如下,搞清楚了这个布局,小程序开发的页面布局就不在话下了。

网页布局(layout)是 CSS 的一个重点利用。

布局的传统解决方案,基于盒状模型,依赖 display 属性 + position 属性 + float 属性。它对于那些非凡布局十分不不便,比方,垂直居中就不容易实现。

2009 年,W3C 提出了一种新的计划—-Flex 布局,能够简便、残缺、响应式地实现各种页面布局。目前,它曾经失去了所有浏览器的反对,这意味着,当初就能很平安地应用这项性能。

Flex 布局将成为将来布局的首选计划。本文介绍 Flex 布局的语法。

以下内容次要参考了上面两篇文章:A Complete Guide to Flexbox 和 A Visual Guide to CSS3 Flexbox Properties。

一、Flex 布局是什么?

Flex 是 Flexible Box 的缩写,意为”弹性布局”,用来为盒状模型提供最大的灵活性。

任何一个容器都能够指定为 Flex 布局。

.box{
display: flex;
}

行内元素也能够应用 Flex 布局。

.box{
display: inline-flex;
}

Webkit 内核的浏览器,必须加上 -webkit 前缀。

.box{
display: -webkit-flex; / Safari /
display: flex;
}

留神,设为 Flex 布局当前,子元素的 float、clear 和 vertical-align 属性将生效。

二、基本概念

采纳 Flex 布局的元素,称为 Flex 容器(flex container),简称”容器”。它的所有子元素主动成为容器成员,称为 Flex 我的项目(flex item),简称”我的项目”。

容器默认存在两根轴:程度的主轴(main axis)和垂直的穿插轴(cross axis)。主轴的开始地位(与边框的交叉点)叫做 main start,完结地位叫做 main end;穿插轴的开始地位叫做 cross start,完结地位叫做 cross end。

我的项目默认沿主轴排列。单个我的项目占据的主轴空间叫做 main size,占据的穿插轴空间叫做 cross size。

三、容器的属性

以下 6 个属性设置在容器上。

flex-direction
flex-wrap
flex-flow
justify-content
align-items
align-content

3.1 flex-direction 属性

flex-direction 属性决定主轴的方向(即我的项目的排列方向)。

.box {
flex-direction: row | row-reverse | column | column-reverse;
}

它可能有 4 个值。

row(默认值):主轴为程度方向,终点在左端。
row-reverse:主轴为程度方向,终点在右端。
column:主轴为垂直方向,终点在上沿。
column-reverse:主轴为垂直方向,终点在下沿。

3.2 flex-wrap 属性

默认状况下,我的项目都排在一条线(又称”轴线”)上。flex-wrap 属性定义,如果一条轴线排不下,如何换行。

.box{
flex-wrap: nowrap | wrap | wrap-reverse;
}

它可能取三个值。

(1)nowrap(默认):不换行。

(2)wrap:换行,第一行在上方。

(3)wrap-reverse:换行,第一行在下方。

3.3 flex-flow

flex-flow 属性是 flex-direction 属性和 flex-wrap 属性的简写模式,默认值为 row nowrap。

.box {
flex-flow: <flex-direction> || <flex-wrap>;
}

3.4 justify-content 属性

justify-content 属性定义了我的项目在主轴上的对齐形式。

.box {
justify-content: flex-start | flex-end | center | space-between | space-around;
}

它可能取 5 个值,具体对齐形式与轴的方向无关。上面假如主轴为从左到右。

flex-start(默认值):左对齐
flex-end:右对齐
center:居中
space-between:两端对齐,我的项目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space-around:每个我的项目两侧的距离相等。所以,我的项目之间的距离比我的项目与边框的距离大一倍。

3.5 align-items 属性

align-items 属性定义我的项目在穿插轴上如何对齐。

.box {
align-items: flex-start | flex-end | center | baseline | stretch;
}


它可能取 5 个值。具体的对齐形式与穿插轴的方向无关,上面假如穿插轴从上到下。

flex-start:穿插轴的终点对齐。
flex-end:穿插轴的起点对齐。
center:穿插轴的中点对齐。
baseline: 我的项目的第一行文字的基线对齐。
stretch(默认值):如果我的项目未设置高度或设为 auto,将占满整个容器的高度。

3.6 align-content 属性

align-content 属性定义了多根轴线的对齐形式。如果我的项目只有一根轴线,该属性不起作用。

.box {
align-content: flex-start | flex-end | center | space-between | space-around | stretch;
}

该属性可能取 6 个值。

flex-start:与穿插轴的终点对齐。
flex-end:与穿插轴的起点对齐。
center:与穿插轴的中点对齐。
space-between:与穿插轴两端对齐,轴线之间的距离均匀散布。
space-around:每根轴线两侧的距离都相等。所以,轴线之间的距离比轴线与边框的距离大一倍。
stretch(默认值):轴线占满整个穿插轴。

四、我的项目的属性

以下 6 个属性设置在我的项目上。

order
flex-grow
flex-shrink
flex-basis
flex
align-self

4.1 order 属性

order 属性定义我的项目的排列程序。数值越小,排列越靠前,默认为 0。

.item {
order: <integer>;
}

4.2 flex-grow 属性

flex-grow 属性定义我的项目的放大比例,默认为 0,即如果存在残余空间,也不放大。

.item {
flex-grow: <number>; / default 0 /
}

如果所有我的项目的 flex-grow 属性都为 1,则它们将等分残余空间(如果有的话)。如果一个我的项目的 flex-grow 属性为 2,其余我的项目都为 1,则前者占据的残余空间将比其余项多一倍。

4.3 flex-shrink 属性

flex-shrink 属性定义了我的项目的放大比例,默认为 1,即如果空间有余,该我的项目将放大。

.item {
flex-shrink: <number>; / default 1 /
}

如果所有我的项目的 flex-shrink 属性都为 1,当空间有余时,都将等比例放大。如果一个我的项目的 flex-shrink 属性为 0,其余我的项目都为 1,则空间有余时,前者不放大。

负值对该属性有效。

4.4 flex-basis 属性

flex-basis 属性定义了在调配多余空间之前,我的项目占据的主轴空间(main size)。浏览器依据这个属性,计算主轴是否有多余空间。它的默认值为 auto,即我的项目的原本大小。

.item {
flex-basis: <length> | auto; / default auto /
}
它能够设为跟 width 或 height 属性一样的值(比方 350px),则我的项目将占据固定空间。

4.5 flex 属性

flex 属性是 flex-grow, flex-shrink 和 flex-basis 的简写,默认值为 0 1 auto。后两个属性可选。

.item {
flex: none | [<‘flex-grow’> <‘flex-shrink’>? || <‘flex-basis’>]
}

该属性有两个快捷值:auto (1 1 auto) 和 none (0 0 auto)。

倡议优先应用这个属性,而不是独自写三个拆散的属性,因为浏览器会推算相干值。

4.6 align-self 属性

align-self 属性容许单个我的项目有与其余我的项目不一样的对齐形式,可笼罩 align-items 属性。默认值为 auto,示意继承父元素的 align-items 属性,如果没有父元素,则等同于 stretch。

.item {
align-self: auto | flex-start | flex-end | center | baseline | stretch;
}

该属性可能取 6 个值,除了 auto,其余都与 align-items 属性完全一致。

本文摘自 CSDN 崔五月作品 https://blog.csdn.net/qq_33385947/article/details/80336642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