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我对技术会议的一些看法

51次阅读

共计 287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天看到勾三股四的文章我对技术会议的一些看法, 有些感想, 也想把自己感受到的写出来, 大致顺着勾股的文章做感想吧.
秋天的时候整理的吊牌 … 这些年压下来已经挺多的了.

这些年参加的回忆都是国内的, 之前是同城的聚会, 然后有一些其他城市的活动, 最远的一次跟着勾股去了台湾那边参加 ModernWeb, 体验也更特殊一些.
会议的意义
我觉得网络发达了真的对技术会议有不小的改变, 特别是视频的传播, 国内的开发者应该也感觉得到, Google Apple 那些大会我们都没机会去, 但是会议结束之后, 那些视频往往会被整理出来, 全世界的开发者都有机会看, 视频的好处, 可以暂停, 可以快进, 可以选择, 纯粹出于学技术的目的, 完全足够. 所以我会觉得更多是交流的意义, 面对面那种投入感, 信任感, 能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当然, 分享也是挺重要的. 不做分享, 陌生人交流会尴尬, 不好进入话题. 熟人之间当然是很容易进入到相互熟悉的话题的, 因为铺垫比较充足, 但是陌生人之间要沟通, 首先要有一定的了解, 然后有一些共通的知识基础. 我当然也相信有些人口才好, 陌生也能聊起来, 但是我想, 更多人还是需要先相互有所了解.
我幸运的地方是, 我因为 React 认识了不少人, 所以在大会上能有熟人交流了, 但我最初去 D2 那样的会, 跟着五花肉问, 放眼望去总共就认不到几个人, 那种情况下交流的障碍带来的隔阂我也是能体会到. 但是她当时说的蛮有道理, 先要有些认识的人, 然后才能认识更多的人, 至少做些准备吧, 匆匆忙忙的机会本来也就不是那么多, 总不能不说话就结束了.
审稿
我觉得审稿有一定的必要, 之前有机会旁听过贺老给人审 review Qcon 试讲, 对于演讲质量和演讲技巧来说, 有不小帮助的, 主要是对演讲经验少的帮助更多一些, 程序员很多都在埋头做技术, 锻炼演讲技能的机会不是那么多, 我的经历, 如果不是 Teambition 当年有内部的分享, 我最开始的演讲底子就很欠缺. 这两年工作节奏忙这方面做的不够, 所以我能感觉到审稿和试讲会有不少帮助.
而且稿子的内容, 长短, 深度, 是否跟其他嘉宾有重叠, 我觉得也是主办方需要考虑的, 倒不是说要主办方控制讲师讲的是什么, 而是说根据观众群体水平调整一下侧重, 有时候大会上嘉宾内容之间深度会有明显的反差, 这时候事先通气总是能调整一些的.
会前预热
参会是交流的好机会, 但是很多次, 会发现等到认识了, 会议已经散场了, 如果说接下来晚饭或者第二天有活动, 大家还能一起继续交流交流, 不然的话, 各自就回到自己城市去了, 下一次碰面不知道什么时候. 所以我觉得, 会议开始之前进行预热, 很多时候能带来好处. 深圳 JSConf 那年, 就是提前有建群, 然后大家出车站机场就有在指路或者约饭的, 小圈子里当然建群还更早一些, 熟人可能更早约见面了.
我个人比较期待的话, 如果可以带着自己代码的 Demo 去交流, 效果会更好, 其实很多说的事情, 你在网上说, 或者看新闻说, 是相似的, 或者见面的时间那么短, 能说的事情反而可能不如在网上能展开的细节来得多, 但是 Demo 的话, 现场演示和交流还是比录视频去演示要好的, 随时能跟着对方的想法去调整, 去解释, 会更有效果. 也明白哪里更重要.
而且可能提早一段时间去讲师的微博 Twitter 上熟悉一下相关领域还更好一些, 会场要上去聊天的话, 对方近期做的一些事情当然了解一下是更好, 特别是相互之间做的事情有没有交集, 有没有项目方面搭上的机会 … 我站到讲师的角度, 我也希望有人到我面前说事情之前, 微博上是打过招呼的.
交流工具
目前为止我看到的, 大陆的会议, 如果交流, 都是用的微信, 台湾那次比较邪乎, 他们用的 Gitter, 结果人真的少, 听不到什么八卦, 有微信其实蛮不错的, 主办方能很快收到反馈, 有什么问题, 都很快.
微信麻烦的就是刷屏了, 话题也很容易带偏, 几个人聊着很容易被大部队冲散了, 所以我一直有点期望能有个两个维度的聊天工具, 论坛帖子那样的, 聊着聊着能很容易走近小圈子, 这样有些技术问题能在时间线当中延续.
还有一个就是陌生人的话, 你很难把他微信跟他在技术社区的身份很快关联起来, 网上的话, 看看这人 GitHub 或者中文版 StackOverflow, 或者博客, 能看到水平, 技术会议上看着别人主页晒美食晒行程总觉得哪里不大对 ….
本地聚会和全国会议
参加大会, 有一个问题是, 一些新人去了, 其实很难找到机会跟有名气点的人聊天, 如果害羞, 话都没机会说, 如果没有知识储备, 聊两句就聊不下去了, 也不能指望对方一定是耐心的人, 毕竟一天时间另一个人还想找别人聊天呢, 对于新手来说, 更需要的是本地小规模的聚会, 甚至多接触经验相近的人.
相比各种大会, 我觉得地区性的小型聚会需要更多的人去组织, 我在上海, 参与过很多次朋友办的 Linux 用户组的分析, Elixir 社区的分享, 也有参与过比较少的 Ruby 社区的活动, 或者 FreeCodecamp 的活动, 上海这些活动应该说比较好, 相对其他城市加班少一些, 人口数量大. 但是小型的活动挺难延续的, 找场地, 找话题, 都要免费, 比较难凑起来.
之前同城的 Ruby 聚会, Elixir 聚会, 给我的感觉更好一些, 人少, 相互都能认识, 交流的时间也稳定一些, 也不像大会那么拘谨, 这种氛围对于经验少一些的人更合适一些了, 而且也不用去愁很贵的门票.
而大会的话, 听说是门票钱很多耗在了外国讲师的行程上面 (没去确认过), 我也当过讲师, 能感觉到机票食宿方面如果折腾起来, 都挺耗钱的 … 这对很多新人来说是吃亏的地方, 因为大老远请来了嘉宾, 你一句话都搭不上, 而且在会场认识的人多了, 能做的事情也就更多, 这是有点两极分化的.
英语
广州这次终于壮着胆子跟国外讲师套近乎了, 我口语也不够流利, 听 Sean 聊天给我的感觉, 他在国外各种分享认识了好多人, 所以他接触过很多的想法, 不同的技术氛围, 我们在国内很难碰到, 我是在讲师聚餐时候听到讲的, 所以听了总比平时碰到能听到的多, 当然相应的, 需要的知识储备, 不同的方面的东西, 也要求会多一些 …
然后问题就是, 国内的话, 越是年纪大的人当中, 英语好的人越少, 这么一趟下来我更觉得英语重要了, 或者说对英语好的人是个机会, 万一突然红了呢! 说不定哪天开会的时候就要征志愿者给他们配翻译呢, 谁知道呢 … 我觉得外国讲师应该也是会觉得国内生态有什么有意思的, 也想听听八卦, 就算不听八卦, 满街的中文饭馆还有路标总是需要人帮衬的.
圈子外的人
我有在参会的时候遇到过圈子外的人来听技术分享的情况, 当然这种少一些, 我是说, 换个角度可以想想, 除了新手, 还是有一些人需要我们给与一些帮助的, 那些人可能是对某项内容感兴趣的创业者, 可能冲着朋友或者讲师过来的, 技术会议内容晦涩, 如果能提供一些帮助, 我们可能包容多一些人参与进来.
而且某些情况, 等这一茬的程序员长大结婚了, 带着配偶带着小孩参会也是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种, 说不定同城聚会不那么正式的场合会多一些, 这样其实还是要有心理准备要跟圈外的人甚至还没入行的人作交流. 我印象当中新人畏惧社交会多一些, 还没有进入圈子的人, 他们也需要多一些机会.
结尾
勾股说得对!
最后我想鼓励大家多学习英文,多出去走走。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