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593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第六篇)仿写 ’Vue 生态 ’ 系列___” 模板 loader 与计算属性 ”
本次任务
- 编写 ’cc-loader’, 使我们可以使用 ’xxx.cc’ 文件来运行我的框架代码.
- 为 ’cc_vue’ 添加生命周期函数.
- 新增 ’ 计算属性 ’.
- 新增 ’ 观察属性 ’.
一.’cc-loader’ 的定义与编写
- 本次只是编写一个最基础的版本, 后续完善组件化功能的时候, 会对它有所改动.
- 使 ’webpack’ 可以解析后缀为 ’cc’ 的文件.
- 必须做到非常的轻量.
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做出这样一个 ’loader’,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文件结构, 在 ’src’ 文件夹平级建立 ’loader’ 文件夹, 里面可以存放以后我做的所有 ’loader’.
不可或缺的步骤就是定义 ’loader’ 的路径.
cc_vue/config/common.js
新增 resolveLoader 项
resolveLoader: {
// 方式 1:
// 如果我书写 require('ccloader');
// 那么就会去 path.resolve(__dirname, '../loader')寻找这个引入.
alias: {ccloader: path.resolve(__dirname, '../loader')
},
// 方式 2: 当存在 require('xxx'); 这种写法时, 先去 'node_modules' 找寻, 找不到再去 path.resolve(__dirname,'../loader')找找看.
modules:[
'node_modules',
path.resolve(__dirname,'../loader')
]
},
‘loader’ 文件的配置写完了, 那么可以开始正式写这个 ’loader’ 了.
cc_vue/loader/cc-loader.js
// 1: 'source' 就是你读取到的文件的代码, 他是 'string' 类型.
function loader(source) {
// .. 具体处理函数
// 2: 处理完了一定要把它返回出去, 因为可能还有其他 'loader' 要处理它, 或者是直接执行处理好的代码.
return source;
}
module.exports = loader;
模板的定义
- 本次暂不处理 title, 因为没啥技术含量暂时也没必要.
- ‘#–style–>’ 会被替换为 css 的内容.
- ‘#–template–>’ 会被替换为模板的内容.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
<title> 编译模板 </title>
#--style-->
</head>
<body>
<div id="app">
#--template-->
</div>
</body>
</html>
最终要达到的 ’.cc’ 文件的书写方式
<template>
<div class="box"
v-on:click='add'>
<span>{{n}}</span>
</div>
</template>
<script>
console.log('此处也可执行代码');
export default {
el: "#app",
data: {n: 2},
methods: {add() {this.n++;}
}
};
</script>
<style>
.box {
border: 1px solid;
height: 600px;
}
</style>
读取 ’.cc’ 文件
cc_vue/config/common.js
{
test: /\.cc$/,
use: ['cc-loader']
},
loader 正式走起
cc_vue/loader/cc-loader.js
// 解析 cc 文件模板
// fs 模块主要用来读写文件
let fs = require('fs');
let path = require('path');
function loader(source) {
// 1: 我们先把定义好的 '模板文件' 读取出来.
let template = fs.readFileSync(path.resolve(__dirname, './index.html'),
'utf8' // 可能存在中文的
);
// 2: 去除空格, 这样能更好的匹配...
source = source.replace(/\s+/g, ' ');
// 3: 匹配出 'css' 样式
let s = (/<style>(.*)<\/style>/gm.exec(source)||[])[1];
// 4: 匹配出 js 代码
let j = /<script>(.*)<\/script>/gm.exec(source)[1];
// 5: 匹配出模板元素
let t = /<template>(.*)<\/template>/gm.exec(source)[1];
// 6: 注入模板元素
template = template.replace(/(#--template-->)/, t);
// 7: 注入样式, 防止出现 undefined 啥的...
template = template.replace(/(#--style-->)/, `<style> ${s||''}</style>`);
// 8: 把这个处理好的模板结构放入最后要执行的 'html' 文件中
fs.writeFileSync(path.resolve(__dirname, '../public/index.html'),
`${template}`,
err => console.log(err)
);
// 9: 这里我们把 'js' 代码继续导出, 这样其他文件引入我们 '.cc' 文件其实就是引入了 '.cc' 文件的 'js' 脚本.
return j;
}
module.exports = loader;
整体来说还是挺简易的, 刚开始做的时候想复杂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引用它.
cc_vue/src/index.js
import component from '../use/5:loader 相助 /index.cc';
//...
// 因为最后我导出的只有 'js' 脚本, 也就是 'new' 的时候的配置项, 所以直接进行下面的操作就可以.
new C(component);
二. 生命周期函数的注入
生命周期这种东西面试总考, 但是说实话没有多神秘, 核心就是个回调函数而已.
本次我就做两个生命周期, 定义如下.
- created: this 实例上的数据处理完毕, 但此时获取不到 dom.
- mounted: dom 渲染到页面上, 整体流程结束时触发.
- 对于用户没传坐下兼容.
cc_vue/src/Compiler.js
class Compiler {constructor(el = '#app', vm) {
this.vm = vm;
// 1: 拿到真正的 dom
this.el = this.isElementNode(el) ? el : document.querySelector(el);
// 2: 制作文档碎片
let fragment = this.node2fragment(this.el);
// 3: 解析元素, 文档流也是对象
this.compile(fragment);
// 4: 进行生命周期函数, 他真的一点都不高大上
vm.$created && vm.$created.call(vm);
// 最后一步: 处理完再放回去
this.el.appendChild(fragment);
// 调用声明周期钩子
vm.$mounted && vm.$mounted.call(vm);
}
//...
cc_vue/use/5:loader 相助 /index.cc
完整的测试一下
<template>
<div class="box"
v-on:click='add'>
<span>{{n}}</span>
</div>
</template>
<script>
console.log('此处也可执行代码');
export default {
el: "#app",
data: {n: 2},
methods: {add() {this.n++;}
},
created() {let d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box");
console.log("created", this.n, d);
},
mounted() {let d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box");
console.log("mounted", this.n, d);
}
};
</script>
<style>
.box {
border: 1px solid;
height: 600px;
}
</style>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测试一下, 自己做这些东西真的通有趣的.
三. 计算属性的编写
计算属性属于很常用的功能了, 他的神奇之处在于其中任何一个值的变化都会引起结果的同步更新, 下面我就来实现这种看起来很棒的效果.
cc_vue/src/index.js
class C {constructor(options) {
//...
// 把 $computed 代理到 vm 身上
this.proxyVm(this.$computed, this, true);
具体的代理过程需要有所调整
proxyVm(data = {}, target = this, noRepeat = false) {for (let key in data) {if (noRepeat && target[key]) {
// 防止 data 里面的变量名与其他属性重复
throw Error(` 变量名 ${key}重复 `);
}
Reflect.defineProperty(target, key, {enumerable: true, // 描述属性是否会出现在 for in 或者 Object.keys()的遍历中
configurable: true, // 描述属性是否配置,以及可否删除
get() {
// 第一版
// 计算属性上的值肯定是函数啊, 所以这里要进行一下判断
// 因为这个 for 只走一层, 所以不会出现与内部值 '重叠' 的现象
// 每次把 this 指向纠正
if (this.$computed && this.$computed.hasOwnProperty(key)) {return data[key].call(target);
} else {return Reflect.get(data, key);
}
// 第二版, f 是新传进来的变量, 代表是不是函数类型
return f ? data[key].call(target) : Reflect.get(data, key);
},
set(newVal) {if (newVal !== data[key]) {Reflect.set(data, key, newVal);
}
}
});
}
}
我说下原理
- 若 computed 存在, 则他的取值方式变为执行 ’call’.
- 比如说我用到了 ’v’ 这个计算属性, 他的值是 ’return n+m’, 在行间调用它的时候{{v}}, 会走到 CompileUtil.text 这个函数, 这里有一步 ’new Watcher…’ 操作.
- ‘new Watcher…’ 里面会去调用 ’getVal’ 函数, 拿到最新的变量来更新 dom.
- 这个 ’new Watcher…’ 会被记录到对应的 Dep 里面, ‘new’ 的过程中 ’Dep.target’ 会被赋值上这个 ’Watcher’, 也就是说以后当这个 ’v’ 有变化的时候, 会触发这个 ’new Watcher…’ 里面的更新操作.
- ‘Watcher’ 被 ’new’ 的时候, 会传入 ’vm’ 与 ’expr 表达式 ’, 这个表达式执行的时候里面的所有 ’this. 变量 ’ 会被加上标记, 所以才导致里面的任何变量的变化都会引起计算属性的变化.
- 比如出现 {{n+m+v}} 的情况, 其实我是把他们当做整体进行解析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计算属性依然没问题.
下面是我的测试代码
<template>
<div class="box">
<button v-on:click='addn'> n++</button>
<button v-on:click='addm'> m++</button>
<p>n: {{n}}</p>
<p>m: {{m}}</p>
<p>x: {{x}}</p>
<p>n+m+x: {{v}}</p>
<p>v+v: {{v+v}}</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n: 1,
m: 1,
x: 1
},
methods: {addn() {
this.n++;
console.log(this.v)
},
addm() {this.m++;}
},
computed: {v() {return this.n + this.m + this.x;}
}
};
</script>
四. 观察者的编写
既然写了 ’ 计算属性 ’ 那就顺手把观察属性一并完成把, 这个功能也挺有意思的,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属性对一个量进行 ’ 观察 ’, 当这个量变化的时候触发我们的函数, 同时传入两个参数新值与老值.
我说下思路:
- 既然是监控一个值, 那大几率应该是在双向绑定的时候进行监控.
- 这次先做基本功能, 像是 ’x.y.u.z’ 这种观察模式暂时不做.
- 指定 this 为 vm 的同时传入新值与旧值.
cc_vue/src/Observer.js
//...
// 新增 init 变量, 用来区别是不是第一层数据
// data = {name:'cc',type:['金毛','胖子']};
// name 属于第一层数据, '金毛' 属于第二层数据
observer(data, init = false) {let type = toString.call(data),
$data = this.defineReactive(data, init);
//...
defineReactive(data, init) {
//...
set(target, key, value) {if (target[key] !== value) {if (init) { // 对 data 的数据进行 watch 处理
(_this.vm.$watch||{})[key] && // 先确定有 watch
_this.vm.$watch[key].call(_this, value, target[key]);
}
target[key] = _this.observer(value);
dep.notify();}
return value;
}
end
本次书写的功能都挺有意思的, 写的时候也很开心, 毕竟代码是让人快乐的东西, 下一期我要往框架里面加一些好玩的功能, 具体加什么还没确定, 但是我比较喜欢一些搞怪的, 反正大家一起玩耍呗.
框架 github
ui 组件库
个人技术博客
更多文章,ui 库的编写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