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3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背景
名词解释
如果你的团队目前正是构建微服务架构风格的软件系统,问自己两个问题?
软件架构演进
软件架构大致经历了从单机架构,集中式架构,分布式微服架构,程序的层次图如下所示。
单机架构
特点如下:
1,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
2,结构为 CS;
3,程序的层次分两层,即 UI 层和数据库层;
4,设计的核心在数据库和字段。
集中式架构
特点如下:
1,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2,程序层次为经典的 3 层架构,即业务接入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
3,部分企业也采用 SOA 架构风格;
4,集中式的架构缺点:扩展性,伸缩性差,系统容易变得臃肿;
分布式微服务架构
特点:
1,基于微服务的理念:分而治之,模块高内聚(独立团队,独立部署,独立存储,技术异构),模块之间通过 RPC 或者 HTTP 通信,松耦合;
2,模块之间松耦合,解决了扩展性和伸缩性的问题;
架构对比
单体架构和集中式架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这 3 个阶段是割裂的,即分属 3 个不同的人或者小组或者岗位的人负责,这样的后果是:
1,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三个阶段的信息不一致,导致上线之后功能跟需求偏差非常大;
2,系统的开发无法快速响应需求和业务的变化,错失发展的良机。
微服务的困局
微服务解决的问题
微服务解决了单体架构和集中式架构的问题:扩展性,弹性伸缩,敏捷开发快速响应业务变化;
但是微服务并非毫无缺陷。
微服务的挑战
微服务的粒度应该多大?微服务应该怎么拆分和设计?微服务的边界在哪里?
微服务架构的提出者 martin flower 也没有告诉我们该如何拆分微服务。
微服务拆分的困局:
失败的例子:微服务就是把单体拆的足够小能够独立部署的技术框架,然后由于拆分的太细,后期服务运维和上线。
问题的本质: 业务或者微服务的边界到底是什么?
破局之路:2004 年 DDD 发布,Domain-Driven Design –Tackling Complexity in the Heart of Software,跟踪软件的核心复杂度。
核心思想:通过领域驱动设计方法来定义领域模型,来确定业务和应用的边界,最后保证业务模型和代码模型的一致性。
**
通过业界的大量实践证明:通过 DDD 的方法来设计领域模型,划分领域边界再根据领域边界从业务的视角来划分微服务的边界,通过这些边界设计出来的微服务都非常合理,可以实现服务的内部高内聚,外部低耦合。
**
**
所以很多的企业已经把 DDD 当做微服务设计的主流方法了。
DDD
定义
是一种处理高度复杂的领域设计思想:围绕业务概念进行领域建模来控制业务的复杂性,并试图分离技术实现的复杂性,解决软件系统难以理解难以演进的复杂性问题;
不是架构,而是一种架构设计的方法论:通过边界划分把复杂业务领域简单化,帮助我们设计清晰的领域和应用边界,容易实现架构的演进。
主要内容
分为战略设计和战术设计。
DDD 带了了什么?
战略设计
从业务视角出发,建立业务领域模型,划分领域的边界,建立通用语言的限界上下文。限界上下文就是微服务边界的参考。
领域模型用来指导微服务的设计和拆分。
基础元素:
领域模型,领域边界,通用语言限界上下文;
方法:
划定领域模型和微服务边界的步骤:
战术设计
技术视角出发,侧重于领域模型的技术实现,完成软件的开发和落地。
包含基础元素:
聚合根、
实体、
值对象、
领域服务、
应用服务和
资源库
等代码逻辑的设计和实现。
把领域模型中的领域对象跟代码模型中的对象对应,将业务架构和系统架构进行绑定。当我们调整业务架构和领域模型的时候,系统架构也会发生映射关系的调整;
微服务和 DDD 之间的关系
小结
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微服务的设计和边界需要使用 DDD 这种方法论来操作。希望诸位的微服务设计高内聚低耦合,良好的适应业务的变化,具备非常好的扩展性,伸缩性。
原创不易,关注诚可贵,转发价更高!转载请注明出处,让我们互通有无,共同进步,欢迎沟通交流。
我会持续分享 Java 软件编程知识和程序员发展职业之路,欢迎关注,我整理了这些年编程学习的各种资源,关注公众号‘李福春持续输出’,发送 ’ 学习资料 ’ 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