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使用VUE-CLI3开发实战(四): Axios封装

41次阅读

共计 384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从 0 到 1 使用 VUE-CLI3 开发实战(四): Axios 封装
有很多同学看了本系列的前几篇之后建议我暂时先不用 TS,于是小肆之后将把 TS 换成 JS 继续下面的文章。今天给大家带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配置 Axios, 一起来看看吧。
axios 简介
首先要明白的是 axios 是什么:axios 是基于 promise(诺言)用于浏览器和 node.js 是 http 客户端。
axios 的作用是什么呢:axios 主要是用于向后台发起请求的,还有在请求中做更多是可控功能。

从浏览器中创建 XMLHttpRequest
从 node.js 发出 http 请求
支持 Promise API
拦截请求和响应
转换请求和响应数据
取消请求
自动转换 JSON 数据
客户端支持防止 CSRF/XSRF

项目配置
首先当然还是要安装啦:
npm install axios
之后我们新建一个 api 文件夹用来放接口和 axios 的配置。先给大家看看我配置好之后的文件夹目录结构:
可以说这次配置是我划分的比较详细的配置方法了,具体每个文件都分别做什么用,我们现在来看看吧。
axios.js
这个文件主要创建 axios 实例并对拦截器进行配置,不理解拦截器的同学可以看看下图: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 创建 axios 实例
let service = axios.create({
// header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timeout: 60000
})

// 设置 post、put 默认 Content-Type
service.defaults.headers.post[‘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service.defaults.headers.put[‘Content-Type’] = ‘application/json’

// 添加请求拦截器
service.interceptors.request.use(
(config) => {
if (config.method === ‘post’ || config.method === ‘put’) {
// post、put 提交时,将对象转换为 string, 为处理 Java 后台解析问题
config.data = JSON.stringify(config.data)
}
// 请求发送前进行处理
return config
},
(error) => {
// 请求错误处理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 添加响应拦截器
service.interceptors.response.use(
(response) => {
let {data} = response
return data
},
(error) => {
let info = {},
{status, statusText, data} = error.response

if (!error.response) {
info = {
code: 5000,
msg: ‘Network Error’
}
} else {
// 此处整理错误信息格式
info = {
code: status,
data: data,
msg: statusText
}
}
}
)

/**
* 创建统一封装过的 axios 实例
* @return {AxiosInstance}
*/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
return service
}
index.js
index.js 文件主要封装我们几个常用的方法,get、post、put、delete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let instance = axios()

export default {
get(url, params, headers) {
let options = {}

if (params) {
options.params = params
}
if (headers) {
options.headers = headers
}
return instance.get(url, options)
},
post(url, params, headers, data) {
let options = {}

if (params) {
options.params = params
}
if (headers) {
options.headers = headers
}
return instance.post(url, data, options)
},
put(url, params, headers) {
let options = {}

if (headers) {
options.headers = headers
}
return instance.put(url, params, options)
},
delete(url, params, headers) {
let options = {}

if (params) {
options.params = params
}
if (headers) {
options.headers = headers
}
return instance.delete(url, options)
}
}
install.js
install.js 文件可以把我们所有的 api 接口安装到全局,之后我们在 main.js 文件中导入就可以了。
import apiList from ‘./apiList’

const install = function(Vue) {
if (install.installed) {
return

install.installed = true
Object.defineProperties(Vue.prototype, {
$api: {
get() {
return apiList
}
}
})
}

export default {
install
}
main.js 中添加:
import api from ‘./api/install’
Vue.use(api)
apiList.js
把我们所有的 api 文件夹导入到这一个文件中来。
import matches from ‘./matches’
import user from ‘./user’

export default {
matches,
user
}
baseUrl.js
根据不同的环境设定不同的 baseUrl,在配置这个文件前,我们先需要做如下几件事:1. 根目录新建.env.dev 文件并在文件内写入 NODE_ENV = ‘dev’2. 在 package.json 文件内添加:
“build:dev”: “vue-cli-service build –mode dev”,
“build:pre”: “vue-cli-service build –mode pre”,
以下是 baseUrl.js 的代码:
let baseUrl = ‘/api’ // 本地代理

switch (process.env.NODE_ENV) {
case ‘dev’:
baseUrl = ‘http://testserver.feleti.cn/’ // 测试环境 url
break
case ‘pre’:
baseUrl = ‘https://pre-server.feleti.cn’ // 预上线环境 url
break
case ‘production’:
baseUrl = ‘https://api.feleti.cn’ // 生产环境 url
break
}

export default baseUrl
matches、user
这两个文件夹都是根据 api 类型进行区分的,在项目以后也建议大家根据 api 类型划分出不同的文件存放,在小项目中这样做可能显得很麻烦,但如果项目比较大,这样做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就只看看 matches 文件夹下的内容:
urls.js
把一个类型下的所有 url 接口放入这一个文件,我只放了一个暂时,可以继续添加。
import baseUrl from ‘../baseUrl’
export default {
matches: baseUrl + ‘/matches’
}
index.js
有些接口需要在 header 中添加 token 或是其他,可以按如下配置。
import api from ‘../index’
import urls from ‘./urls’

const header = {}

export default {
matches(params) {
// return 出去了一个 promise
return api.get(urls.matches, params, header)
}
}
配置完上述全部文件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下面我们看看如何使用吧。
组件中调用
created() {
this.matches()
},
methods: {
async matches() {
// 这里用 try catch 包裹,请求失败的时候就执行 catch 里的
try {
// 定义参数对象
let params = {
type: ‘zc’
}
let res = await this.$api.matches.matches(params)

console.log(‘​getMatches -> res’, res)
} catch (e) {
console.log(‘​catch -> e’, e)
}
}
}
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控制台看到我们调用成功的输出日志啦:
小结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尽量要把项目做的细致一些,尤其是项目开始之前的配置,今天所涉及到的很多文件在之后的配置中还会有进步的更改,比如配置用户相关的接口、配置全局 loading 等,大家只要能把今天的内容完全理解,之后再配置这里就很容易啦。
前置阅读:

用 vue-cli3 从 0 到 1 做一个完整功能手机站(一)
从 0 到 1 开发实战手机站(二):Git 提交规范配置
从 0 到 1 使用 VUE-CLI3 开发实战(三): ES6 知识储备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