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House入门实践MergeTree原理解析

67次阅读

共计 1912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MergeTree 原理解析

表引擎是 ClickHouse 设计实现中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是表引擎决定了一张数据表最终的“性格”,比如数据表拥有何种特性、数据以何种形式被存储以及如何被加载。ClickHouse 拥有非常庞大的表引擎体系,截至本书完成时,其共拥有合并树、外部存储、内存、文件、接口和其他 6 大类 20 多种表引擎。而在这众多的表引擎中,又属合并树(MergeTree)表引擎及其家族系列 (*MergeTree) 最为强大,在生产环境的绝大部分场景中,都会使用此系列的表引擎。因为只有合并树系列的表引擎才支持主键索引、数据分区、数据副本和数据采样这些特性,同时也只有此系列的表引擎支持 ALTER 相关操作。合并树家族自身也拥有多种表引擎的变种。其中 MergeTree 作为家族中最基础的表引擎,提供了主键索引、数据分区、数据副本和数据采样等基本能力,而家族中其他的表引擎则在 MergeTree 的基础之上各有所长。例如 ReplacingMergeTree 表引擎具有删除重复数据的特性,而 SummingMergeTree 表引擎则会按照排序键自动聚合数据。如果给合并树系列的表引擎加上 Replicated 前缀,又会得到一组支持数据副本的表引擎,例如 ReplicatedMergeTree、ReplicatedReplacingMergeTree、ReplicatedSummingMergeTree 等。合并树表引擎家族如图所示:

虽然合并树的变种很多,但 MergeTree 表引擎才是根基。作为合并树家族系列中最基础的表引擎,MergeTree 具备了该系列其他表引擎共有的基本特征,所以吃透了 MergeTree 表引擎的原理,就能够掌握该系列引擎的精髓。

MergeTree 的创建方式与存储结构

MergeTree 在写入一批数据时,数据总会以数据片段的形式写入磁盘,且数据片段不可修改。为了避免片段过多,ClickHouse 会通过后台线程,定期合并这些数据片段,属于相同分区的数据片段会被合成一个新的片段。这种数据片段往复合并的特点,也正是合并树名称的由来。

MergeTree 的创建方式

创建 MergeTree 数据表的方法,与我们第 4 章介绍的定义数据表的方法大致相同,但需要将 ENGINE 参数声明为 MergeTree(),其完整的语法如下所示:

MergeTree 表引擎除了常规参数之外,还拥有一些独有的配置选项。接下来会着重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参数,包括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但是在此之前,还是先介绍一遍它们的作用。

(1)PARTITION BY [选填]:分区键,用于指定表数据以何种标准进行分区。分区键既可以是单个列字段,也可以通过元组的形式使用多个列字段,同时它也支持使用列表达式。如果不声明分区键,则 ClickHouse 会生成一个名为 all 的分区。合理使用数据分区,可以有效减少查询时数据文件的扫描范围。

(2)ORDER BY [必填]:排序键,用于指定在一个数据片段内,数据以何种标准排序。默认情况下主键(PRIMARY KEY)与排序键相同。排序键既可以是单个列字段,例如 ORDER BY CounterID,也可以通过元组的形式使用多个列字段,例如 ORDER BY(CounterID, EventDate)。当使用多个列字段排序时,以 ORDERBY(CounterID, EventDate)为例,在单个数据片段内,数据首先会以 CounterID 排序,相同 CounterID 的数据再按 EventDate 排序。

(3)PRIMARY KEY [选填]:主键,顾名思义,声明后会依照主键字段生成一级索引,用于加速表查询。默认情况下,主键与排序键 (ORDER BY) 相同,所以通常直接使用 ORDER BY 代为指定主键,无须刻意通过 PRIMARY KEY 声明。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在单个数据片段内,数据与一级索引以相同的规则升序排列。与其他数据库不同,MergeTree 主键允许存在重复数据(ReplacingMergeTree 可以去重)。

(4)SAMPLE BY [选填]:抽样表达式,用于声明数据以何种标准进行采样。如果使用了此配置项,那么在主键的配置中也需要声明同样的表达式,例如:

抽样表达式需要配合 SAMPLE 子查询使用,这项功能对于选取抽样数据十分有用。

(5)SETTINGS: index_granularity [选填]:index_granularity 对于 MergeTree 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它表示索引的粒度,默认值为 8192。也就是说,MergeTree 的索引在默认情况下,每间隔 8192 行数据才生成一条索引,其具体声明方式如下所示:

8192 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 ClickHouse 中大量数值参数都有它的影子,可以被其整除(例如最小压缩块大小 min_compress_block_size:65536)。通常情况下并不需要修改此参数,但理解它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 MergeTree。关于索引详细的工作原理会在后续阐述。

(6)SETTINGS: index_granularity_bytes [选填]:在 19.11 版本之前,ClickHouse 只支持固定大小的索引间隔,由 index_granularity 控制,默认为 8192。在新版本中,它增加了自适应间隔大小的特性,即根据每一批次写入数据的体量大小,动态划分间隔大小。而数据的体量大小,正是由 index_granularity_bytes 参数控制的,默认为 10M(10×1024×1024),设置为 0 表示不启动自适应功能。

(7)SETTINGS: enable_mixed_granularity_parts [选填]:设置是否开启自适应索引间隔的功能,默认开启。

(8)SETTINGS: merge_with_ttl_timeout [选填]:从 19.6 版本开始,MergeTree 提供了数据 TTL 的功能。

(9)SETTINGS: storage_policy [选填]:从 19.15 版本开始,MergeTree 提供了多路径的存储策略。

MergeTree 的存储结构

MergeTree 表引擎中的数据是拥有物理存储的,数据会按照分区目录的形式保存到磁盘之上,其完整的存储结构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张数据表的完整物理结构分为 3 个层级,依次是数据表目录、分区目录及各分区下具体的数据文件。接下来就逐一介绍它们的作用。
(1)partition:分区目录,余下各类数据文件(primary.idx、[Column].mrk、[Column]. bin 等)都是以分区目录的形式被组织存放的,属于相同分区的数据,最终会被合并到同一个分区目录,而不同分区的数据,永远不会被合并在一起。更多关于数据分区的细节会在 6.2 节阐述。
(2)checksums.txt:校验文件,使用二进制格式存储。它保存了余下各类文件 (primary. idx、count.txt 等) 的 size 大小及 size 的哈希值,用于快速校验文件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columns.txt:列信息文件,使用明文格式存储。用于保存此数据分区下的列字段信息,例如:

(4)count.txt:计数文件,使用明文格式存储。用于记录当前数据分区目录下数据的总行数:
(5)primary.idx:一级索引文件,使用二进制格式存储。用于存放稀疏索引,一张 MergeTree 表只能声明一次一级索引(通过 ORDER BY 或者 PRIMARY KEY)。借助稀疏索引,在数据查询的时能够排除主键条件范围之外的数据文件,从而有效减少数据扫描范围,加速查询速度。
(6)[Column].bin:数据文件,使用压缩格式存储,默认为 LZ4 压缩格式,用于存储某一列的数据。由于 MergeTree 采用列式存储,所以每一个列字段都拥有独立的.bin 数据文件,并以列字段名称命名(例如 CounterID.bin、EventDate.bin 等)。
(7)[Column].mrk:列字段标记文件,使用二进制格式存储。标记文件中保存了.bin 文件中数据的偏移量信息。标记文件与稀疏索引对齐,又与.bin 文件一一对应,所以 MergeTree 通过标记文件建立了 primary.idx 稀疏索引与.bin 数据文件之间的映射关系。即首先通过稀疏索引(primary.idx)找到对应数据的偏移量信息(.mrk),再通过偏移量直接从.bin 文件中读取数据。由于.mrk 标记文件与.bin 文件一一对应,所以 MergeTree 中的每个列字段都会拥有与其对应的.mrk 标记文件(例如 CounterID.mrk、EventDate.mrk 等)。
(8)[Column].mrk2:如果使用了自适应大小的索引间隔,则标记文件会以.mrk2 命名。它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与.mrk 标记文件相同。
(9)partition.dat 与 minmax_[Column].idx:如果使用了分区键,例如 PARTITION BY EventTime,则会额外生成 partition.dat 与 minmax 索引文件,它们均使用二进制格式存储。partition.dat 用于保存当前分区下分区表达式最终生成的值;而 minmax 索引用于记录当前分区下分区字段对应原始数据的最小和最大值。例如 EventTime 字段对应的原始数据为 2019-05-01、2019-05-05,分区表达式为 PARTITION BY toYYYYMM(EventTime)。partition.dat 中保存的值将会是 2019-05,而 minmax 索引中保存的值将会是 2019-05-012019-05-05。
在这些分区索引的作用下,进行数据查询时能够快速跳过不必要的数据分区目录,从而减少最终需要扫描的数据范围。

(10)skp_idx_[Column].idx 与 skp_idx_[Column].mrk:如果在建表语句中声明了二级索引,则会额外生成相应的二级索引与标记文件,它们同样也使用二进制存储。二级索引在 ClickHouse 中又称跳数索引,目前拥有 minmax、set、ngrambf_v1 和 tokenbf_v1 四种类型。这些索引的最终目标与一级稀疏索引相同,都是为了进一步减少所需扫描的数据范围,以加速整个查询过程。

数据分区

通过先前的介绍已经知晓在 MergeTree 中,数据是以分区目录的形式进行组织的,每个分区独立分开存储。借助这种形式,在对 MergeTree 进行数据查询时,可以有效跳过无用的数据文件,只使用最小的分区目录子集。这里有一点需要明确,在 ClickHouse 中,数据分区(partition)和数据分片(shard)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数据分区是针对本地数据而言的,是对数据的一种纵向切分。MergeTree 并不能依靠分区的特性,将一张表的数据分布到多个 ClickHouse 服务节点。而横向切分是数据分片(shard)的能力。

数据的分区规则

MergeTree 数据分区的规则由分区 ID 决定,而具体到每个数据分区所对应的 ID,则是由分区键的取值决定的。分区键支持使用任何一个或一组字段表达式声明,其业务语义可以是年、月、日或者组织单位等任何一种规则。针对取值数据类型的不同,分区 ID 的生成逻辑目前拥有四种规则:

(1)不指定分区键:如果不使用分区键,即不使用 PARTITION BY 声明任何分区表达式,则分区 ID 默认取名为 all,所有的数据都会被写入这个 all 分区。
(2)使用整型:如果分区键取值属于整型 (兼容 UInt64,包括有符号整型和无符号整型),且无法转换为日期类型 YYYYMMDD 格式,则直接按照该整型的字符形式输出,作为分区 ID 的取值。
(3)使用日期类型:如果分区键取值属于日期类型,或者是能够转换为 YYYYMMDD 格式的整型,则使用按照 YYYYMMDD 进行格式化后的字符形式输出,并作为分区 ID 的取值。
(4)使用其他类型:如果分区键取值既不属于整型,也不属于日期类型,例如 String、Float 等,则通过 128 位 Hash 算法取其 Hash 值作为分区 ID 的取值。数据在写入时,会对照分区 ID 落入相应的数据分区,下表列举了分区 ID 在不同规则下的一些示例。

如果通过元组的方式使用多个分区字段,则分区 ID 依旧是根据上述规则生成的,只是多个 ID 之间通过“-”符号依次拼接。例如按照上述表格中的例子,使用两个字段分区:

则最终的分区 ID 会是下面的模样:

分区目录的命名规则

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区 ID 的生成规则。但是如果进入数据表所在的磁盘目录后,会发现 MergeTree 分区目录的完整物理名称并不是只有 ID 而已,在 ID 之后还跟着一串奇怪的数字,例如 201905_1_1_0。那么这些数字又代表着什么呢?

众所周知,对于 MergeTree 而言,它最核心的特点是其分区目录的合并动作。但是我们可曾想过,从分区目录的命名中便能够解读出它的合并逻辑。在这一小节,我们会着重对命名公式中各分项进行解读,而关于具体的目录合并过程将会留在后面小节讲解。一个完整分区目录的命名公式如下所示:

如果对照着示例数据,那么数据与公式的对照关系会如同下图所示一般。

上图中,201905 表示分区目录的 ID;1_1 分别表示最小的数据块编号与最大的数据块编号;而最后的_0 则表示目前合并的层级。接下来开始分别解释它们的含义:
(1)PartitionID:分区 ID,无须多说,关于分区 ID 的规则在上一小节中已经做过详细阐述了。
(2)MinBlockNum 和 MaxBlockNum:顾名思义,最小数据块编号与最大数据块编号。ClickHouse 在这里的命名似乎有些歧义,很容易让人与稍后会介绍到的数据压缩块混淆。但是本质上它们毫无关系,这里的 BlockNum 是一个整型的自增长编号。如果将其设为 n 的话,那么计数 n 在单张 MergeTree 数据表内全局累加,n 从 1 开始,每当新创建一个分区目录时,计数 n 就会累积加 1。对于一个新的分区目录而言,MinBlockNum 与 MaxBlockNum 取值一样,同等于 n,例如 201905_1_1_0、201906_2_2_0 以此类推。但是也有例外,当分区目录发生合并时,对于新产生的合并目录 MinBlockNum 与 MaxBlockNum 有着另外的取值规则。对于合并规则,我们留到下一小节再详细讲解。
(3)Level:合并的层级,可以理解为某个分区被合并过的次数,或者这个分区的年龄。数值越高表示年龄越大。Level 计数与 BlockNum 有所不同,它并不是全局累加的。对于每一个新创建的分区目录而言,其初始值均为 0。之后,以分区为单位,如果相同分区发生合并动作,则在相应分区内计数累积加 1。

分区目录的合并过程

MergeTree 的分区目录和传统意义上其他数据库有所不同。首先,MergeTree 的分区目录并不是在数据表被创建之后就存在的,而是在数据写入过程中被创建的。也就是说如果一张数据表没有任何数据,那么也不会有任何分区目录存在。其次,它的分区目录在建立之后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其他某些数据库的设计中,追加数据后目录自身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在相同分区目录中追加新的数据文件。而 MergeTree 完全不同,伴随着每一批数据的写入(一次 INSERT 语句),MergeTree 都会生成一批新的分区目录。即便不同批次写入的数据属于相同分区,也会生成不同的分区目录。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分区而言,也会存在多个分区目录的情况。在之后的某个时刻(写入后的 10~15 分钟,也可以手动执行 optimize 查询语句), ClickHouse 会通过后台任务再将属于相同分区的多个目录合并成一个新的目录。已经存在的旧分区目录并不会立即被删除,而是在之后的某个时刻通过后台任务被删除(默认 8 分钟)。

属于同一个分区的多个目录,在合并之后会生成一个全新的目录,目录中的索引和数据文件也会相应地进行合并。新目录名称的合并方式遵循以下规则,其中:
❑ MinBlockNum:取同一分区内所有目录中最小的 MinBlockNum 值。
❑ MaxBlockNum:取同一分区内所有目录中最大的 MaxBlockNum 值。
❑ Level:取同一分区内最大 Level 值并加 1。

合并目录名称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partition_v5 测试表按日期字段格式分区,即 PARTITION BYtoYYYYMM(EventTime), T 表示时间。假设在 T0 时刻,首先分 3 批(3 次 INSERT 语句)写入 3 条数据人:

INSERT INTO partition_v5 values
('A','c1','2019-05-01'),
('B','c2','2019-05-02'),
('C','c1','2019-06-01');

按照目录规,上述代码会创建 3 个分区目录。分区目录的名称由 PartitionID、MinBlockNum、MaxBlockNum 和 Level 组成,其中 PartitionID 根据 6.2.1 节介绍的生成规则,3 个分区目录的 ID 依次为 201905、201905 和 201906。而对于每个新建的分区目录而言,它们的 MinBlockNum 与 MaxBlockNum 取值相同,均来源于表内全局自增的 BlockNum。BlockNum 初始为 1,每次新建目录后累计加 1。所以,3 个分区目录的 MinBlockNum 与 MaxBlockNum 依次为 0_0、1_1 和 2_2。最后是 Level 层级,每个新建的分区目录初始 Level 都是 0。所以 3 个分区目录的最终名称分别是 201905_1_1_0、201905_2_2_0 和 201906_3_3_0。

假设在 T1 时刻,MergeTree 的合并动作开始了,那么属于同一分区的 201905_1_1_0 与 201905_2_2_0 目录将发生合并。从图 6 - 4 所示过程中可以发现,合并动作完成后,生成了一个新的分区 201905_1_2_1。根据本节所述的合并规则,其中,MinBlockNum 取同一分区内所有目录中最小的 MinBlockNum 值,所以是 1; MaxBlockNum 取同一分区内所有目录中最大的 MaxBlockNum 值,所以是 2;而 Level 则取同一分区内,最大 Level 值加 1,所以是 1。而后续 T2 时刻的合并规则,只是在重复刚才所述的过程而已。

至此,大家已经知道了分区 ID、目录命名和目录合并的相关规则。最后,再用一张完整的示例图作为总结,描述 MergeTree 分区目录从创建、合并到删除的整个过程:

分区目录在发生合并之后,旧的分区目录并没有被立即删除,而是会存留一段时间。但是旧的分区目录已不再是激活状态(active=0),所以在数据查询时,它们会被自动过滤掉。

一级索引

MergeTree 的主键使用 PRIMARY KEY 定义,待主键定义之后,MergeTree 会依据 index_granularity 间隔(默认 8192 行),为数据表生成一级索引并保存至 primary.idx 文件内,索引数据按照 PRIMARY KEY 排序。相比使用 PRIMARY KEY 定义,更为常见的简化形式是通过 ORDER BY 指代主键。在此种情形下,PRIMARY KEY 与 ORDER BY 定义相同,所以索引(primary.idx)和数据(.bin)会按照完全相同的规则排序。

稀疏索引

primary.idx 文件内的一级索引采用稀疏索引实现。此时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提到了稀疏索引,那么是不是也有稠密索引呢?还真有!稀疏索引和稠密索引的区别如图所示。

简单来说,在稠密索引中每一行索引标记都会对应到一行具体的数据记录。而在稀疏索引中,每一行索引标记对应的是一段数据,而不是一行。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如果把 MergeTree 比作一本书,那么稀疏索引就好比是这本书的一级章节目录。一级章节目录不会具体对应到每个字的位置,只会记录每个章节的起始页码。

稀疏索引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仅需使用少量的索引标记就能够记录大量数据的区间位置信息,且数据量越大优势越为明显。以默认的索引粒度(8192)为例,MergeTree 只需要 12208 行索引标记就能为 1 亿行数据记录提供索引。由于稀疏索引占用空间小,所以 primary.idx 内的索引数据常驻内存,取用速度自然极快。

索引粒度

在先前的篇幅中已经数次出现过 index_granularity 这个参数了,它表示索引的粒度。虽然在新版本中,ClickHouse 提供了自适应粒度大小的特性,但是为了便于理解,仍然会使用固定的索引粒度(默认 8192)进行讲解。索引粒度对 MergeTree 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此很有必要对它做一番深入解读。索引粒度就如同标尺一般,会丈量整个数据的长度,并依照刻度对数据进行标注,最终将数据标记成多个间隔的小段:

数据以 index_granularity 的粒度 (默认 8192) 被标记成多个小的区间,其中每个区间最多 8192 行数据。MergeTree 使用 MarkRange 表示一个具体的区间,并通过 start 和 end 表示其具体的范围。index_granularity 的命名虽然取了索引二字,但它不单只作用于一级索引 (.idx),同时也会影响数据标记(.mrk) 和数据文件(.bin)。因为仅有一级索引自身是无法完成查询工作的,它需要借助数据标记才能定位数据,所以一级索引和数据标记的间隔粒度相同(同为 index_granularity 行),彼此对齐。而数据文件也会依照 index_granularity 的间隔粒度生成压缩数据块。关于数据文件和数据标记的细节会在后面说明。

索引数据的生成规则

由于是稀疏索引,所以 MergeTree 需要间隔 index_granularity 行数据才会生成一条索引记录,其索引值会依据声明的主键字段获取。图 6 - 8 所示是对照测试表 hits_v1 中的真实数据具象化后的效果。hits_v1 使用年月分区(PARTITION BYtoYYYYMM(EventDate)),所以 2014 年 3 月份的数据最终会被划分到同一个分区目录内。如果使用 CounterID 作为主键(ORDER BY CounterID),则每间隔 8192 行数据就会取一次 CounterID 的值作为索引值,索引数据最终会被写入 primary.idx 文件进行保存。

索引数据的生成规则

由于是稀疏索引,所以 MergeTree 需要间隔 index_granularity 行数据才会生成一条索引记录,其索引值会依据声明的主键字段获取。图 6 - 8 所示是对照测试表 hits_v1 中的真实数据具象化后的效果。hits_v1 使用年月分区(PARTITION BYtoYYYYMM(EventDate)),所以 2014 年 3 月份的数据最终会被划分到同一个分区目录内。如果使用 CounterID 作为主键(ORDER BY CounterID),则每间隔 8192 行数据就会取一次 CounterID 的值作为索引值,索引数据最终会被写入 primary.idx 文件进行保存。

例如第 0(81920)行 CounterID 取值 57,第 8192(81921)行 CounterID 取值 1635,而第 16384(8192*2)行 CounterID 取值 3266,最终索引数据将会是 5716353266。

从图中也能够看出,MergeTree 对于稀疏索引的存储是非常紧凑的,索引值前后相连,按照主键字段顺序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不仅此处,ClickHouse 中很多数据结构都被设计得非常紧凑,比如其使用位读取替代专门的标志位或状态码,可以不浪费哪怕一个字节的空间。以小见大,这也是 ClickHouse 为何性能如此出众的深层原因之一。

如果使用多个主键,例如 ORDER BY (CounterID, EventDate),则每间隔 8192 行可以同时取 CounterID 与 EventDate 两列的值作为索引值,具体如图所示。

索引的查询过程

在介绍了上述关于索引的一些概念之后,接下来说明索引具体是如何工作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 MarkRange。MarkRange 在 ClickHouse 中是用于定义标记区间的对象。通过先前的介绍已知,MergeTree 按照 index_granularity 的间隔粒度,将一段完整的数据划分成了多个小的间隔数据段,一个具体的数据段即是一个 MarkRange。MarkRange 与索引编号对应,使用 start 和 end 两个属性表示其区间范围。通过与 start 及 end 对应的索引编号的取值,即能够得到它所对应的数值区间。而数值区间表示了此 MarkRange 包含的数据范围。

如果只是这么干巴巴地介绍,大家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下面用一份示例数据来进一步说明。假如现在有一份测试数据,共 192 行记录。其中,主键 ID 为 String 类型,ID 的取值从 A000 开始,后面依次为 A001、A002……直至 A192 为止。MergeTree 的索引粒度 index_granularity = 3,根据索引的生成规则,primary.idx 文件内的索引数据会如图所示。

根据索引数据,MergeTree 会将此数据片段划分成 192/3=64 个小的 MarkRange,两个相邻 MarkRange 相距的步长为 1。其中,所有 MarkRange(整个数据片段)的最大数值区间为[A000 , +inf),其完整的示意如图所示。

在引出了数值区间的概念之后,对于索引的查询过程就很好解释了。索引查询其实就是两个数值区间的交集判断。其中,一个区间是由基于主键的查询条件转换而来的条件区间;而另一个区间是刚才所讲述的与 MarkRange 对应的数值区间。整个索引查询过程可以大致分为 3 个步骤。

(1)生成查询条件区间:首先,将查询条件转换为条件区间。即便是单个值的查询条件,也会被转换成区间的形式,例如下面的例子。

(2)递归交集判断:以递归的形式,依次对 MarkRange 的数值区间与条件区间做交集判断。从最大的区间 [A000 , +inf) 开始:

❑ 如果不存在交集,则直接通过剪枝算法优化此整段 MarkRange。

❑ 如果存在交集,且 MarkRange 步长大于 8(end – start),则将此区间进一步拆分成 8 个子区间(由 merge_tree_coarse_index_granularity 指定,默认值为 8),并重复此规则,继续做递归交集判断。

❑ 如果存在交集,且 MarkRange 不可再分解(步长小于 8),则记录 MarkRange 并返回。

(3)合并 MarkRange 区间:将最终匹配的 MarkRange 聚在一起,合并它们的范围。

MergeTree 通过递归的形式持续向下拆分区间,最终将 MarkRange 定位到最细的粒度,以帮助在后续读取数据的时候,能够最小化扫描数据的范围。以图 6 -12 所示为例,当查询条件 WHERE ID = ‘A003’的时候,最终只需要读取 [A000 , A003] 和[A003 , A006]两个区间的数据,它们对应 MarkRange(start:0, end:2)范围,而其他无用的区间都被裁剪掉了。因为 MarkRange 转换的数值区间是闭区间,所以会额外匹配到临近的一个区间。

二级索引

除了一级索引之外,MergeTree 同样支持二级索引。二级索引又称跳数索引,由数据的聚合信息构建而成。根据索引类型的不同,其聚合信息的内容也不同。跳数索引的目的与一级索引一样,也是帮助查询时减少数据扫描的范围。跳数索引在默认情况下是关闭的,需要设置 allow_experimental_data_skipping_indices(该参数在新版本中已被取消)才能使用:

SET allow_experimental_data_skipping_indices=1;

跳数索引需要在 CREATE 语句内定义,它支持使用元组和表达式的形式声明,其完整的定义语法如下所示:

与一级索引一样,如果在建表语句中声明了跳数索引,则会额外生成相应的索引与标记文件(skp_idx_[Column].idx 与 skp_idx_[Column].mrk)。

granularity 与 index_granularity 的关系

不同的跳数索引之间,除了它们自身独有的参数之外,还都共同拥有 granularity 参数。初次接触时,很容易将 granularity 与 index_granularity 的概念弄混淆。对于跳数索引而言,index_granularity 定义了数据的粒度,而 granularity 定义了聚合信息汇总的粒度。换言之,granularity 定义了一行跳数索引能够跳过多少个 index_granularity 区间的数据。

要解释清楚 granularity 的作用,就要从跳数索引的数据生成规则说起,其规则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按照 index_granularity 粒度间隔将数据划分成 n 段,总共有 [0 ,n-1] 个区间(n = total_rows / index_granularity,向上取整)。接着,根据索引定义时声明的表达式,从 0 区间开始,依次按 index_granularity 粒度从数据中获取聚合信息,每次向前移动 1 步(n+1),聚合信息逐步累加。最后,当移动 granularity 次区间时,则汇总并生成一行跳数索引数据。

以 minmax 索引为例,它的聚合信息是在一个 index_granularity 区间内数据的最小和最大极值。以下图为例,假设 index_granularity=8192 且 granularity=3,则数据会按照 index_granularity 划分为 n 等份,MergeTree 从第 0 段分区开始,依次获取聚合信息。当获取到第 3 个分区时(granularity=3),则汇总并会生成第一行 minmax 索引(前 3 段 minmax 极值汇总后取值为[1 , 9]),如图所示。

跳数索引的类型

目前,MergeTree 共支持 4 种跳数索引,分别是 minmax、set、ngrambf_v1 和 tokenbf_v1。一张数据表支持同时声明多个跳数索引,例如:

CREATE TABLE skip_test (
    ID String,
    URL String,
    Code String,
    EventTime Date,
    INDEX a ID TYPE minmax GRANULARITY 5,
    INDEX b (length(ID) * 8) TYPE set(2) GRANULARITY 5,
    INDEX c (ID,Code) TYPE ngrambf_v1(3,256,2,0) GRANULARITY 5,
    INDEX d ID TYPE tokenbf_v1(256,2,0) GRANULARITY 5
) ENGINE = MergeTree()
ORDER BY ID ;

接下来,就借助上面的例子逐个介绍这几种跳数索引的用法:

(1)minmax:minmax 索引记录了一段数据内的最小和最大极值,其索引的作用类似分区目录的 minmax 索引,能够快速跳过无用的数据区间,示例如下所示:
INDEX a ID TYPE minmax GRANULARITY 5
上述示例中 minmax 索引会记录这段数据区间内 ID 字段的极值。极值的计算涉及每 5 个 index_granularity 区间中的数据。

(2)set:set 索引直接记录了声明字段或表达式的取值(唯一值,无重复),其完整形式为 set(max_rows),其中 max_rows 是一个阈值,表示在一个 index_granularity 内,索引最多记录的数据行数。如果 max_rows=0,则表示无限制,例如:
INDEX b (length(ID) * 8) TYPE set(2) GRANULARITY 5
上述示例中 set 索引会记录数据中 ID 的长度 * 8 后的取值。其中,每个 index_granularity 内最多记录 100 条。

(3)ngrambf_v1:ngrambf_v1 索引记录的是数据短语的布隆表过滤器,只支持 String 和 FixedString 数据类型。ngrambf_v1 只能够提升 in、notIn、like、equals 和 notEquals 查询的性能,其完整形式为 ngrambf_v1(n,size_of_bloom_filter_in_bytes, number_of_hash_functions, random_seed)。这些参数是一个布隆过滤器的标准输入,如果你接触过布隆过滤器,应该会对此十分熟悉。它们具体的含义如下:
❑ n:token 长度,依据 n 的长度将数据切割为 token 短语。
❑ size_of_bloom_filter_in_bytes:布隆过滤器的大小。
❑ number_of_hash_functions:布隆过滤器中使用 Hash 函数的个数。❑ random_seed: Hash 函数的随机种子。

例如在下面的例子中,ngrambf_v1 索引会依照 3 的粒度将数据切割成短语 token,token 会经过 2 个 Hash 函数映射后再被写入,布隆过滤器大小为 256 字节。
INDEX c (ID,Code) TYPE ngrambf_v1(3,256,2,0) GRANULARITY 5,
(4)tokenbf_v1:tokenbf_v1 索引是 ngrambf_v1 的变种,同样也是一种布隆过滤器索引。tokenbf_v1 除了短语 token 的处理方法外,其他与 ngrambf_v1 是完全一样的。tokenbf_v1 会自动按照非字符的、数字的字符串分割 token,具体用法如下所示:
INDEX d ID TYPE tokenbf_v1(256,2,0) GRANULARITY 5

数据存储

此前已经多次提过,在 MergeTree 中数据是按列存储的。但是前面的介绍都较为抽象,具体到存储的细节、MergeTree 是如何工作的,读者心中难免会有疑问。数据存储,就好比一本书中的文字,在排版时,绝不会密密麻麻地把文字堆满,这样会导致难以阅读。更为优雅的做法是,将文字按段落的形式精心组织,使其错落有致。本节将进一步介绍 MergeTree 在数据存储方面的细节,尤其是其中关于压缩数据块的概念。

各列独立存储

在 MergeTree 中,数据按列存储。而具体到每个列字段,数据也是独立存储的,每个列字段都拥有一个与之对应的.bin 数据文件。也正是这些.bin 文件,最终承载着数据的物理存储。数据文件以分区目录的形式被组织存放,所以在.bin 文件中只会保存当前分区片段内的这一部分数据。按列独立存储的设计优势显而易见:一是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压缩(相同类型的数据放在一起,对压缩更加友好),二是能够最小化数据扫描的范围。

而对应到存储的具体实现方面,MergeTree 也并不是一股脑地将数据直接写入.bin 文件,而是经过了一番精心设计:首先,数据是经过压缩的,目前支持 LZ4、ZSTD、Multiple 和 Delta 几种算法,默认使用 LZ4 算法;其次,数据会事先依照 ORDER BY 的声明排序;最后,数据是以压缩数据块的形式被组织并写入.bin 文件中的。压缩数据块就好比一本书的文字段落,是组织文字的基本单元。这个概念十分重要,值得多花些篇幅进一步展开说明。

压缩数据块

一个压缩数据块由头信息和压缩数据两部分组成。头信息固定使用 9 位字节表示,具体由 1 个 UInt8(1 字节)整型和 2 个 UInt32(4 字节)整型组成,分别代表使用的压缩算法类型、压缩后的数据大小和压缩前的数据大小。

从图所示中能够看到,.bin 压缩文件是由多个压缩数据块组成的,而每个压缩数据块的头信息则是基于 CompressionMethod_CompressedSize_UncompressedSize 公式生成的。通过 ClickHouse 提供的 clickhouse-compressor 工具,能够查询某个.bin 文件中压缩数据的统计信息。以测试数据集 hits_v1 为例,执行下面的命令:

执行后,会看到如下信息:

其中每一行数据代表着一个压缩数据块的头信息,其分别表示该压缩块中未压缩数据大小和压缩后数据大小(打印信息与物理存储的顺序刚好相反)。每个压缩数据块的体积,按照其压缩前的数据字节大小,都被严格控制在 64KB~1MB,其上下限分别由 min_compress_block_size(默认 65536)与 max_compress_block_size(默认 1048576)参数指定。而一个压缩数据块最终的大小,则和一个间隔(index_granularity)内数据的实际大小相关(是的,没错,又见到索引粒度这个老朋友了)。

MergeTree 在数据具体的写入过程中,会依照索引粒度(默认情况下,每次取 8192 行),按批次获取数据并进行处理。如果把一批数据的未压缩大小设为 size,则整个写入过程遵循以下规则:

(1)单个批次数据 size < 64KB:如果单个批次数据小于 64KB,则继续获取下一批数据,直至累积到 size >= 64KB 时,生成下一个压缩数据块。

(2)单个批次数据 64KB<= size <=1MB:如果单个批次数据大小恰好在 64KB 与 1MB 之间,则直接生成下一个压缩数据块。

(3)单个批次数据 size > 1MB:如果单个批次数据直接超过 1MB,则首先按照 1MB 大小截断并生成下一个压缩数据块。剩余数据继续依照上述规则执行。此时,会出现一个批次数据生成多个压缩数据块的情况。
整个过程逻辑如图所示。

经过上述的介绍后我们知道,一个.bin 文件是由 1 至多个压缩数据块组成的,每个压缩块大小在 64KB~1MB 之间。多个压缩数据块之间,按照写入顺序首尾相接,紧密地排列在一起。

在.bin 文件中引入压缩数据块的目的至少有以下两个:

其一,虽然数据被压缩后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大小,降低存储空间并加速数据传输效率,但数据的压缩和解压动作,其本身也会带来额外的性能损耗。所以需要控制被压缩数据的大小,以求在性能损耗和压缩率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其二,在具体读取某一列数据时(.bin 文件),首先需要将压缩数据加载到内存并解压,这样才能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通过压缩数据块,可以在不读取整个.bin 文件的情况下将读取粒度降低到压缩数据块级别,从而进一步缩小数据读取的范围。

数据标记

如果把 MergeTree 比作一本书,primary.idx 一级索引好比这本书的一级章节目录,.bin 文件中的数据好比这本书中的文字,那么数据标记 (.mrk) 会为一级章节目录和具体的文字之间建立关联。对于数据标记而言,它记录了两点重要信息:

其一,是一级章节对应的页码信息;

其二,是一段文字在某一页中的起始位置信息。这样一来,通过数据标记就能够很快地从一本书中立即翻到关注内容所在的那一页,并知道从第几行开始阅读。

数据标记的生成规则

数据标记作为衔接一级索引和数据的桥梁,其像极了做过标记小抄的书签,而且书本中每个一级章节都拥有各自的书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从图中一眼就能发现数据标记的首个特征,即数据标记和索引区间是对齐的,均按照 index_granularity 的粒度间隔。如此一来,只需简单通过索引区间的下标编号就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数据标记。

为了能够与数据衔接,数据标记文件也与.bin 文件一一对应。即每一个列字段[Column].bin 文件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Column].mrk 数据标记文件,用于记录数据在.bin 文件中的偏移量信息。

一行标记数据使用一个元组表示,元组内包含两个整型数值的偏移量信息。它们分别表示在此段数据区间内,在对应的.bin 压缩文件中,压缩数据块的起始偏移量;以及将该数据压缩块解压后,其未压缩数据的起始偏移量。图所示是.mrk 文件内标记数据的示意。

每一行标记数据都表示了一个片段的数据(默认 8192 行)在.bin 压缩文件中的读取位置信息。标记数据与一级索引数据不同,它并不能常驻内存,而是使用 LRU(最近最少使用)缓存策略加快其取用速度。

数据标记的工作方式

MergeTree 在读取数据时,必须通过标记数据的位置信息才能够找到所需要的数据。整个查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读取压缩数据块和读取数据两个步骤。为了便于解释,这里继续使用测试表 hits_v1 中的真实数据进行说明。图所示为 hits_v1 测试表的 JavaEnable 字段及其标记数据与压缩数据的对应关系。

首先,对图所示左侧的标记数据做一番解释说明。JavaEnable 字段的数据类型为 UInt8,所以每行数值占用 1 字节。而 hits_v1 数据表的 index_granularity 粒度为 8192,所以一个索引片段的数据大小恰好是 8192B。按照 6.5.2 节介绍的压缩数据块的生成规则,如果单个批次数据小于 64KB,则继续获取下一批数据,直至累积到 size>=64KB 时,生成下一个压缩数据块。因此在 JavaEnable 的标记文件中,每 8 行标记数据对应 1 个压缩数据块(1B * 8192 = 8192B, 64KB = 65536B,65536 / 8192 = 8)。所以,从图 6 -19 所示中能够看到,其左侧的标记数据中,8 行数据的压缩文件偏移量都是相同的,因为这 8 行标记都指向了同一个压缩数据块。而在这 8 行的标记数据中,它们的解压缩数据块中的偏移量,则依次按照 8192B(每行数据 1B,每一个批次 8192 行数据)累加,当累加达到 65536(64KB)时则置 0。因为根据规则,此时会生成下一个压缩数据块。

理解了上述标记数据之后,接下来就开始介绍 MergeTree 具体是如何定位压缩数据块并读取数据的。

(1)读取压缩数据块:在查询某一列数据时,MergeTree 无须一次性加载整个.bin 文件,而是可以根据需要,只加载特定的压缩数据块。而这项特性需要借助标记文件中所保存的压缩文件中的偏移量。

在图所示的标记数据中,上下相邻的两个压缩文件中的起始偏移量,构成了与获取当前标记对应的压缩数据块的偏移量区间。由当前标记数据开始,向下寻找,直到找到不同的压缩文件偏移量为止。此时得到的一组偏移量区间即是压缩数据块在.bin 文件中的偏移量。例如在图所示中,读取右侧.bin 文件中 [0,12016] 字节数据,就能获取第 0 个压缩数据块。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mrk 文件中,第 0 个压缩数据块的截止偏移量是 12016。而在.bin 数据文件中,第 0 个压缩数据块的压缩大小是 12000。为什么两个数值不同呢?其实原因很简单,12000 只是数据压缩后的字节数,并没有包含头信息部分。而一个完整的压缩数据块是由头信息加上压缩数据组成的,它的头信息固定由 9 个字节组成,压缩后大小为 8 个字节。所以,12016 = 8 + 12000 + 8,其定位方法如图右上角所示。压缩数据块被整个加载到内存之后,会进行解压,在这之后就进入具体数据的读取环节了。

(2)读取数据:在读取解压后的数据时,MergeTree 并不需要一次性扫描整段解压数据,它可以根据需要,以 index_granularity 的粒度加载特定的一小段。为了实现这项特性,需要借助标记文件中保存的解压数据块中的偏移量。

同样的,在图所示的标记数据中,上下相邻两个解压缩数据块中的起始偏移量,构成了与获取当前标记对应的数据的偏移量区间。通过这个区间,能够在它的压缩块被解压之后,依照偏移量按需读取数据。例如在图所示中,通过 [0,8192] 能够读取压缩数据块 0 中的第一个数据片段。

对于分区、索引、标记和压缩数据的协同总结

分区、索引、标记和压缩数据,就好比是 MergeTree 给出的一套组合拳,使用恰当时威力无穷。那么,在依次介绍了各自的特点之后,现在将它们聚在一块进行一番总结。接下来,就分别从写入过程、查询过程,以及数据标记与压缩数据块的三种对应关系的角度展开介绍。

写入过程

数据写入的第一步是生成分区目录,伴随着每一批数据的写入,都会生成一个新的分区目录。在后续的某一时刻,属于相同分区的目录会依照规则合并到一起;接着,按照 index_granularity 索引粒度,会分别生成 primary.idx 一级索引(如果声明了二级索引,还会创建二级索引文件)、每一个列字段的.mrk 数据标记和.bin 压缩数据文件。图所示是一张 MergeTree 表在写入数据时,它的分区目录、索引、标记和压缩数据的生成过程。

从分区目录 201403_1_34_3 能够得知,该分区数据共分 34 批写入,期间发生过 3 次合并。在数据写入的过程中,依据 index_granularity 的粒度,依次为每个区间的数据生成索引、标记和压缩数据块。其中,索引和标记区间是对齐的,而标记与压缩块则根据区间数据大小的不同,会生成多对一、一对一和一对多三种关系。

查询过程

数据查询的本质,可以看作一个不断减小数据范围的过程。在最理想的情况下,MergeTree 首先可以依次借助分区索引、一级索引和二级索引,将数据扫描范围缩至最小。然后再借助数据标记,将需要解压与计算的数据范围缩至最小。以图所示为例,它示意了在最优的情况下,经过层层过滤,最终获取最小范围数据的过程。

如果一条查询语句没有指定任何 WHERE 条件,或是指定了 WHERE 条件,但条件没有匹配到任何索引(分区索引、一级索引和二级索引),那么 MergeTree 就不能预先减小数据范围。在后续进行数据查询时,它会扫描所有分区目录,以及目录内索引段的最大区间。虽然不能减少数据范围,但是 MergeTree 仍然能够借助数据标记,以多线程的形式同时读取多个压缩数据块,以提升性能。

数据标记与压缩数据块的对应关系

由于压缩数据块的划分,与一个间隔(index_granularity)内的数据大小相关,每个压缩数据块的体积都被严格控制在 64KB~1MB。而一个间隔(index_granularity)的数据,又只会产生一行数据标记。那么根据一个间隔内数据的实际字节大小,数据标记和压缩数据块之间会产生三种不同的对应关系。接下来使用具体示例做进一步说明,对于示例数据,仍然是测试表 hits_v1,其中 index_granularity 粒度为 8192,数据总量为 8873898 行。

多对一

多个数据标记对应一个压缩数据块,当一个间隔(index_granularity)内的数据未压缩大小 size 小于 64KB 时,会出现这种对应关系。以 hits_v1 测试表的 JavaEnable 字段为例。JavaEnable 数据类型为 UInt8,大小为 1B,则一个间隔内数据大小为 8192B。所以在此种情形下,每 8 个数据标记会对应同一个压缩数据块,如图所示。

一对一

一个数据标记对应一个压缩数据块,当一个间隔(index_granularity)内的数据未压缩大小 size 大于等于 64KB 且小于等于 1MB 时,会出现这种对应关系。以 hits_v1 测试表的 URLHash 字段为例。URLHash 数据类型为 UInt64,大小为 8B,则一个间隔内数据大小为 65536B,恰好等于 64KB。所以在此种情形下,数据标记与压缩数据块是一对一的关系,如图所示。

一对多

一个数据标记对应多个压缩数据块,当一个间隔(index_granularity)内的数据未压缩大小 size 直接大于 1MB 时,会出现这种对应关系。以 hits_v1 测试表的 URL 字段为例。URL 数据类型为 String,大小根据实际内容而定。如图所示,编号 45 的标记对应了 2 个压缩数据块。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