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a源码解析

43次阅读

共计 597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Koa 是一款设计优雅的轻量级 Node.js 框架,它主要提供了一套巧妙的中间件机制与简练的 API 封装,因此源码阅读起来也十分轻松,不论你从事前端或是后端研发,相信都会有所收获。
目录结构
首先将源码下载到本地,可以看到 Koa 的源码只包含下述四个文件:
lib
├── application.js
├── context.js
├── request.js
└── response.js
application.js
application.js 为 Koa 的主程序入口文件,在 package.json 的 main 字段有定义。它主要负责 HTTP 服务的注册、封装请求相应对象,并初始化中间件数组并通过 compose 方法进行执行。
context.js
context.js 的核心工作为将请求与响应方法集成到一个上下文 (Context) 中,上下文中的大多数方法都是直接委托到了请求与响应对象上,本身并没做什么改变,它能为编写 Web 应用程序提供便捷。
request.js
request.js 将 http 库的 request 方法进行抽象与封装,通过它可以访问到各种请求信息。
response.js
response.js 与 request 功能类似,它是对 response 对象的抽象与封装。
中间件
示例
对于 Koa 的中间件机制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源码实现。在这里还是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enter 1’);
next();
console.log(‘out 1’);
});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enter 2’);
next();
console.log(‘out 2’);
});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enter 3’);
next();
console.log(‘out 3’);
});

app.listen(3000);
现在让我们来访问应用:curl 127.0.0.1:3000,可以看到以下输出结果:
enter 1
enter 2
enter 3
out 3
out 2
out 1
next 是什么?
通过以上的结果进行分析,当我们执行 next()的时候,可能程序的执行权交给了下一个中间件,next 函数会等待下一个中间件执行完毕,然后接着执行,这样的执行机制被称为“洋葱模型”,因为它就像请求穿过一层洋葱一样,先从外向内一层一层执行,再从内向外一层一层返回,而 next 就是进行下一层的一把钥匙:
原理
聊完了理想,现在我们来聊现实。首先来看看 app.use 函数:
use(fn) {
if (typeof fn !== ‘function’) throw new TypeError(‘middleware must be a function!’);
if (isGeneratorFunction(fn)) {
deprecate(‘Support for generators will be removed in v3. ‘ +
‘See the documentation for examples of how to convert old middleware ‘ +
‘https://github.com/koajs/koa/blob/master/docs/migration.md’);
fn = convert(fn);
}
debug(‘use %s’, fn._name || fn.name || ‘-‘);
this.middleware.push(fn);
return this;
}
整个函数只做了一件事情,将中间件函数添加到了实例中的 middleware 数组,其他的即是对类型进行校验,若不为函数则直接报 TypeError,若为生成器则发出 deprecated 警告并使用 koa-convert[注 1]对其转化。
中间件在什么时候执行的呢?首先我们找到 listen 的回调函数: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this.callback());
然后来看看这个神奇的 callback 函数:
callback() {
const fn = compose(this.middleware);

if (!this.listenerCount(‘error’)) this.on(‘error’, this.onerror);

const handleRequest = (req, res) => {
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
return this.handleRequest(ctx, fn);
};

return handleRequest;
}
函数首先将中间件使用 koa-compose 进行处理,那个 compose 到底是个什么呢?不如直接来看源码吧(省略掉了注释与类型检测):
function compose (middleware) {
return function (context, next) {
// last called middleware #
let index = -1
return dispatch(0)
function dispatch (i) {
if (i <= index) return Promise.reject(new Error(‘next() called multiple times’))
index = i
let fn = middleware[i]
if (i === middleware.length) fn = next
if (!fn) return Promise.resolve()
try {
return Promise.resolve(fn(context, dispatch.bind(null, i + 1)));
} catch (err)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
}
}
}
首先我们把目光放到 index 与 i 两个变量上,当执行执行 compose(middleware)函数时,会返回一个闭包函数 distpach(0),闭包函数执行时,dispatch 函数内部的判断逻辑如下:

若 i 小于等于 index 则报出错误:’next() called multiple times’。
若 i 大于 index 时,将 i 赋予 index,此时 i 与 index 相等。

逻辑很简单,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假若程序按着预期执行,每个中间件内部都执行 next(),假若有 3 个中间件,那么当每次执行 dispatch(i)时,到 Line8 之前 index 与 i 的值分别为:-1/0, 0/1, 1/2,可以看出 i 始终要大于 index,index 的闭包变量每次在执行完函数后都会加 1,因此可以知道的是若同一个中间件执行了两次,index 就会等于 i,再执行一次 index 就会大于 i,由此可知,index 的存在意义在于限制 next 能执行不超过 1 次。
Line9 到 Line11 用于取出 middleware 中的当前中间件,若数组为最大索引标识,则会将 fn 等于 next 函数,意味着将再执行一次越级的索引 i + 1,由于取不到值,于是就执行到 Line11 返回 Promise.resolve()。
当函数执行到 Line13,则会运行当前中间件,并将是否执行下一个中间件 dispatch(i + 1)的决定权传递到 next 参数,将运行结果返回,返回函数的运行结果的意义在于每次执行 next 的返回结果都是下一个中间件的执行结果的 Promise 对象。
回到 callback
让我们继续看 callback 函数等剩余逻辑:
callback() {
const fn = compose(this.middleware);
if (!this.listenerCount(‘error’)) this.on(‘error’, this.onerror);

const handleRequest = (req, res) => {
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
return this.handleRequest(ctx, fn);
};

return handleRequest;
}
首先来看看 Line3,因为 Application 继承与 Emitter,故此方法是用于监听实例中的 error 事件的,当 listenerCount 的数值为 0 时,表示没有监听过,则注册监听函数。
接着生成一个 handleRequest 回调,当每个请求过来时,都会创建 ctx 上下文对象,并将中间件函数传入实例方法 handleRequest,让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处理函数:
handleRequest(ctx, fnMiddleware) {
const res = ctx.res;
res.statusCode = 404;
const onerror = err => ctx.onerror(err);
const handleResponse = () => respond(ctx);
onFinished(res, onerror);
return fnMiddleware(ctx).then(handleResponse).catch(onerror);
}
在这里多出了几个函数:

on-finished,监听请求是否正常结束。

respond,当中间件执行完毕后,处理 response 对象的 status 与 body 的字段。

回到示例
回到示例,是否恍如隔日?现在的代码还困扰你吗?让我们稍作修改: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enter 1’);
next();
console.log(‘out 1’);
});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enter 2’);
});

app.use((ctx, next) => {
console.log(‘enter 3’);
next();
console.log(‘out 3’);
});
此时你能准确的知道执行结果吗?此时打印顺序为:enter 1 -> enter 2 -> out 1。因为只有 next 才是进入到下一中间件的钥匙。若再将程序改一改: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enter 1’);
next();
console.log(‘out 1’);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enter 2’);
await next();
console.log(‘out 2’);
});
此时执行结果为:enter1 -> enter2 -> out 1 -> out2,这你能答对吗?你不需要记住范式与结果,回想一下核心的 compose 函数:return Promise.resolve(fn(context, dispatch.bind(null, i + 1))),首先中间件全为 async 函数,若使用 await next(),则会等待下一个中间件返回 resolve 状态才会执行此代码,如果某一个 Promise 中间件不使用 await 关键字呢?它会在主进程上进行排队等待,等到函数执行栈返回到当前函数后立即执行。对于此示例来讲,当进入到第二个中间件,遇到 await 关键字时,console.log(‘out 2’)则不会再执行,而是进入到微任务队列中,此时主进程已无其他任务,则函数退出当前栈,返回到了第一个函数中,此时输出 out 1,当第一个中间件执行结束后,事件循环才会将中间件 2 的微任务取出来执行,因此你见到了上述的输出顺序。
上下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 http.createServer 中有一个 callback 函数,它不仅负责执行 compose 函数,也会调用 createContext 方法创建函数上下文,源码如下:
createContext(req, res) {
const context = Object.create(this.context);
const request = context.request = Object.create(this.request);
const response = context.response = Object.create(this.response);
context.app = request.app = response.app = this;
context.req = request.req = response.req = req;
context.res = request.res = response.res = res;
request.ctx = response.ctx = context;
request.response =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 request;
context.originalUrl = request.originalUrl = req.url;
context.state = {};
return context;
}
可以由这个函数得知,ctx 对象包含了 `context.jsrequest.js、response.js` 的代码。通过访问 req 与 res 的源代码,大家可以发现在 request 与 response 对象中封装了许许多多 http 库的请求方法与各类工具函数,若对 http 底层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仔细读一下 request 与 response 文件,否则多查阅几遍官网文档,大概了解其中的 api 即可。
而对于 context.js,其实十分简单,它也封装了部分工具方法,并使用 node-delegates 进行委托方法与属性,对于此类方法的时间,估计 koa3 会将这一部分进行重构为 Proxy 吧。
注解
1. koa-convert 转化
在 Koa 版本号为 1.x 时,中间件都是使用 Generator 实现的,因此可以通过官方提供的 koa-convert 临时对其进行转化与兼容,基本用法为:
function * legacyMiddleware (next) {
// before
yield next
// after
}
app.use(convert(legacyMiddleware))
然后打开源码发现,核心代码大概如下:
function convert (mw) {
return (ctx, next) => co.call(ctx, mw.call(ctx, createGenerator(next)))
}
convert 函数将生成器通过 co 进行包装为 Promise 函数,在 ctx 上下文进行执行,并传入 next 函数。
总结
凡是涉及到原理性的东西,感觉自己很难避免自顾自说,用图片进行可视化的方式会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希望之后自己多多使用图片来阐述原理。
通过源码分析,我们知道了 Koa 的核心思想建立于中间件机制,它是一个设计十分简洁、巧妙的 Web 框架,扩展性极强,egg.js 就是建立于 Koa 之上的上层框架。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