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执行流程

29次阅读

共计 111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java 程序的运行流程
众所周知所有的 Java 程序代码必须保存在.java 的文件之中,这些称为源代码。而这些源代码并不能够直接执行,必须使用 javac.exe 命令将其编译为.class 文件,而后利用 java.exe 命令在 JVM 进程之中解释此程序。

实际上当 JVM 将所需要的 *.class 文件加载到 JVM 进程之中,那么这个过程就需要有一个类加载器(ClassLoader),有了类加载器的好处在于:可以随意指定程序 .class 文件的所在路径。类加载器概念
JVM:Java 虚拟机,所有的程序都要求运行在 JVM 上,是因为考虑到了可移植性问题,可是如果要想真正去执行程序,你绝对不可能离开操作系统的支持。在 Java 里面可以使用 native 实现本地 C 函数的调用。但是这些都属于程序运行的辅助手段,而真正的程序运行都在“运行时数据区”之中。

运行时数据区

运行时数据区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堆内存:保存所有引用数据类型的真实信息
    栈内存:基本类型,运算,指向堆内存的指针
    方法区:所有定义方法信息,属于共享区
    程序计数器:是一个很小的内存空间,用于执行下个执行的代码
    本地方法栈:每一次执行递归的方法处理都会将上一个方法入栈

栈
栈内存是线程私有的,栈的生命周期和线程相同;栈描述的是 java 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执行一个方法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栈帧,随后将其保存到栈顶,方法执行完毕自动出栈。顶部的栈帧表示的是当前的方法; 注意的是如果栈的深度过大。如递归过深虚拟机会抛出 StackOverError。如果虚拟机允许栈动态扩展内存不足时抛出 OutOfMemoryError.
    栈帧
    局部变量表:方法的局部变量或形参
    操作数栈:表达式的计算
    方法所属类的运行时常量池常量池的引用:引用其他类常量或者字 符 串常量池的字符串
    方法返回地址:方法执行完后需要返回调用该方法的位置,所以要在栈帧中保存方法的返回地址

对象的访问模式

Obiect obj=new Object(); 为例
Obiect obj 保存在栈内存中,有对应的堆内存引用
new Object() 一个真的对象保存在堆内存中
引用操作
新定义的的对象名称保存在本地变量表中,而后在这块区域确定与之对应的栈空间通过栈地址找到堆内存,利用堆内存对象调用本地方法。

实际上所有的引用数据类型的访问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句柄访问,一是通过对象指针直接访问。但是在 Java 之中它直接利用的是对象保存模式,也就是说堆内存里面不再需要保存句柄,而直接保存具体的对象。就相当于省略了句柄到对象间的查找。而后这个对象可以直接进行 Java 方法区的调用。

通过直接指针访问–HotSpot 虚拟机(jvm)

引用数据类型在 HotSpot 中都是直接进行的引用处理,没有句柄池的概念。

正文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