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域名解析

31次阅读

共计 146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整个过程大体描述如下,其中前两个步骤是在本机完成的,后 8 个步骤涉及到真正的域名解析服务器:

  1. 浏览器会检查缓存中有没有这个域名对应的解析过的 IP 地址,如果缓存中有,这个解析过程就结束。浏览器缓存域名也是有限制的,不仅浏览器缓存大小有限制,而且缓存的时间也有限制,通常情况下为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域名被缓存的时间限制可以通过 TTL 属性来设置。这个缓存时间太长和太短都不太好,如果时间太长,一旦域名被解析到的 IP 有变化,会导致被客户端缓存的域名无法解析到变化后的 IP 地址,以致该域名不能正常解析,这段时间内有一部分用户无法访问网站。如果设置时间太短,会导致用户每次访问网站都要重新解析一次域名。
  2. 如果用户浏览器缓存中没有数据,浏览器会查找操作系统缓存中是否有这个域名对应的 DNS 解析结果。其实操作系统也有一个域名解析的过程,在 Windows 中可以通过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文件来设置,在 Linux 中可以通过 /etc/hosts 文件来设置,用户可以将任何域名解析到任何能够访问的 IP 地址。例如,我们在测试时可以将一个域名解析到一台测试服务器上,这样不用修改任何代码就能测试到单独服务器上的代码的业务逻辑是否正确。正是因为有这种本地 DNS 解析的规程,所以有黑客就可能通过修改用户的域名来把特定的域名解析到他指定的 IP 地址上,导致这些域名被劫持。
  3. 前两个过程无法解析时,就要用到我们网络配置中的 ”DNS 服务器地址 ” 了。操作系统会把这个域名发送给这个 LDNS,也就是本地区的域名服务器。这个 DNS 通常都提供给用户本地互联网接入的一个 DNS 解析服务,例如用户是在学校接入互联网,那么用户的 DNS 服务器肯定在学校;如果用户是在小区接入互联网,那么用户的 DNS 就是再提供接入互联网的应用提供商,即电信或联通,也就是通常说的 SPA,那么这个 DNS 通常也会在用户所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不会很远。Windows 环境下通过命令行输入 ipconfig,Linux 环境下通过 cat /etc/resolv.conf 就可以查询配置的 DNS 服务器了。这个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性能都会很好,它们一般都会缓存域名解析结果,当然缓存时间是受到域名的失效时间控制的。大约 80% 的域名解析到这里就结束了,所以 LDNS 主要承担了域名的解析工作。
  4. 如果 LDNS 仍然没有命中,就直接到 Root Server 域名服务器请求解析
  5. 根域名服务器返回给本地域名服务器一个所查询的主域名服务器(gTLD Server)地址。gTLD 是国际顶级域名服务器,如.com、.cn、.org 等,全球只有 13 台左右
  6. 本地域名服务器 LDNS 再向上一步返回的 gTLD 服务器发送请求
  7. 接受请求的 gTLD 服务器查找并返回此域名对应的 Name Server 域名服务器的地址,这个 Name Server 通常就是用户注册的域名服务器,例如用户在某个域名服务提供商申请的域名,那么这个域名解析任务就由这个域名提供商的服务器来完成
  8. Name Server 域名服务器会查询存储的域名和 IP 的映射关系表,在正常情况下都根据域名得到目标 IP 地址,连同一个 TTL 值返回给 DNS Server 域名服务器
  9. 返回该域名对应的 IP 和 TTL 值,LDNS 会缓存这个域名和 IP 的对应关系,缓存时间由 TTL 值控制
  10. 把解析的结果返回给用户,用户根据 TTL 值缓存在本地系统缓存中,域名解析过程结束

在实际的 DNS 解析过程中,可能还不止这 10 步,如 Name Server 可能有很多级,或者有一个 GTM 来负载均衡控制,这都有可能会影响域名解析过程。

正文完
 0